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21章 真枪实弹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总数万艘这个数字,是李青松结合当前自身最大意识连接数,以及对应的工程力量、科技水平等,综合测算得出的。

    这个规模的舰队,几乎是自己当前能支撑的极限了。

    这些年来,李青松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女娲AI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一直在缓慢提升之中。

    虽然再没有过之前那种直接从一千万暴涨到一亿的巨大提升,微小的,譬如每次百分之零点几的提升却始终都有。

    几乎每一代新培育的克隆体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李青松此刻的最大意识连接数已经提升到了亿。

    李青松认为,正常的群居型智慧文明,其总人口数和完全脱产,从事军工及战斗相关的人口的比例,最高可以做到大约一百比一的比例。

    也即,一个亿人口的文明,可以支撑大约120万名军事相关人员。平均下来,100个人才能养得起一名军人。

    毕竟军人是完全脱产的,自身不生产任何资源,却能消耗大量的资源。

    飞船的燃料、装备的制造、人员的工资,哪怕是用于研究的电力、设备等等,哪一个不是贵到了天上。

    100个人养得起一名军人,这还是在科技高度发达,资源高度充裕,生产力高度提升的情况之下。

    这百分之一的军事相关人员,其中承担后勤、维护、生产、科研、训练、文职的人员又要占走绝大部分,一线战斗人员和总军事人员的比例,大约在1比50左右。

    也即,50名军事相关人员,才能支撑一名一线战斗人员。

    如此,这个总人口亿的文明,120万名军事相关人员,大概可以支撑万名一线战斗人员。

    算上轮休、轮换等因素,这万名一线战斗人员就算全部操纵水星级战舰,按照一艘水星级战舰需要八人来控制,也仅能支撑起一支3000艘水星级战舰的舰队。

    但不要忘了,一艘水星级由八名克隆体来操作,这是李青松才能做到的。换做普通智慧文明,恐怕至少要16人。

    于是舰队规模便再度缩水,变成了仅有1500艘。

    换做地球级战舰的话,李青松需要688名克隆体操作,普通文明至少也要1300人,那就只能支撑不到20艘了。

    但对于李青松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

    原因很简单,李青松麾下的克隆体社会是完全畸形的。

    整个社会,除了科研、军事以及基础维生之外,几乎没有其余消耗。

    没有工资,没有娱乐,没有休闲,没有浪费。

    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几乎到达了极限。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效总人口虽然仅有亿,但李青松却可以支撑起1200万名军事产业相关人员的消耗,比例达到了一比十,比普通文明超出十倍!

    这1200万名军事产业相关人员,又能支撑起大约120万名一线战斗人员,比例仍旧是一比十,超出普通文明五倍!

    总的加起来,便是五十倍。

    按照这种算法来算的话,李青松此刻虽然仅有亿人口,但单单就军事层面来说,大致能做到相当于一个拥有60亿人口的普通智慧文明。

    事实上,李青松认为,更准确的预估应当是在100亿左右。

    原因很简单,普通文明做到上面的比例,是基于整个文明团结一心,极大降低内耗和浪费的情况之下。

    稍微浪费一点,支撑同样比例的一线战斗人员,总人口规模就将提升许多。

    如果再算上科研层面、工业能力、单个有效人口的贡献度以及其余诸多方面综合来算的话,李青松甚至认为,这个数字还将提升三倍,要一个拥有300亿人口规模的普通文明才能与自己相比。

    正因如此,李青松才敢在仅仅有亿有效人口的此刻,便敢于建造一支总规模在万艘各式飞船以上的庞大舰队!

    这个目标是如此之宏伟,如此之庞大。就算李青松,也不得不全力以赴。

    在他的控制之下,整个木星系统真正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