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21章 以小搏大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太小,导致022只能装八发,而火箭弹则就是一个圆滚滚的弹体,相对来说体积更小,可以装的更多。

    “并且这种增程火箭弹,将会采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模式。”

    “可以在最后的突防阶段,获得一个不错的加速度,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突防效果,并且虽然它是火箭弹,但是我们也会给它增加一些较为实用的廉价制导方式,比如红外制导、比如雷达制导等等,通过混合的制导,来获得更大的精度。”

    相对于火箭弹的飞行模式,导弹其实就复杂多了,就像鹰击-83反舰导弹,它在发射后首先助推器会将其加速到马赫左右,然后速推器会分离,涡喷发动机开始工作持续提供推力,进入巡航阶段,而到了末端突袭的时候,固体发动机则开始工作,将速度增加到马赫左右,开始进行最后的突防。

    总而言之,弹体在飞行中会越变越小,最后只剩下弹头和最后的固体发动机,体积小推力大,获得最快的加速度和最高的突防速度,至于飞行高度问题、低空突防还是攻顶突防,那个就更复杂了,现如今的技术也搞不定。

    “当然了,纵然有这些措施,它还是有些‘低端’。”

    “面对现代舰队的防空,可能成功率不高,不过这不要紧,我这个人一贯喜欢用数量来取胜,在八十发火箭弹的基础上,我们的弹头搭配也是有讲究的。”

    “除了一部分的穿甲弹头以外,剩下的绝大部分我们都会采用子母弹、空爆弹、集束弹等弹头,这些弹头在受到防空攻击、或者在一定的高度情况下,就会自动定向爆炸,将大量的钢珠、弹片、小型炸弹抛向目标舰艇。”

    “甚至那些小型炸弹,还可以使用多种触发方式。”

    “现在那些反步兵的套路,我看都可以搞过来,除非敌人不排爆!”

    听到这里,在场的众人已经开始目瞪口呆了,毕竟可以想象,如果这种火箭弹最后突防的速度能够达到一马赫,然后在定向爆炸释放弹片,那么这些弹片的速度就会非常的惊人,说一句“金属风暴”也毫不为过。

    确实,战舰都是钢铁,不怕这些小碎片,但是战争永远是以人为本的,战舰甲板上难道一个人都没有?好!驱逐舰巡洋舰可以这样,航母呢?难道航母甲板上也一个人都没有?就算是没有人,难道飞机也没有?保障车也没有?再说了,什么雷达、天线,可不是结实的玩意儿!

    就算这些都没有,飞机都放出去了,你的甲板总在那里,子母弹如果落下去,有没有可能给甲板炸出来一些坑坑洼洼?

    当然了,甲板都是特种钢,可能也没有效果,但是面对这些弹片,后续想要进行战斗机起降作业,你总得打扫一番进行排爆吧?这样一来,人不是又出来了?而且还耽误战斗机起降的效率和时间!再加上王烨说的那些“反步兵”手段,其实已经相当“可耻”了,主打一个收割生命啊!

    “我想,这些小东西总不能都拦截下来吧?”

    “再配合上狼群战术,我认为,我们的这款小小的导弹艇,还是具有一定以小搏大的能力的。”

    “比如二十条配合、三十条配合,乃至五十条配合。”

    “量变,一定可以引起质变!”

    最后,王烨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室里,现场一片鸦雀无声,而站在前面的王烨则忍不住微微叹了口气。

    武器装备或许会受到技术的局限,但是战术思路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用的,三十六计在现代战场上,依然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就像是王烨的导弹艇,本质上核心就是“饱和性打击”,而这一套,是国内接下来三十多年的重点战术!

    以不要命的方式,发起自杀式的攻击,只要导弹艇足够多,然后射出更多的火箭弹,那么对于舰队而言就是大麻烦。

    毕竟和反舰导弹想要一击致命不同,这种火箭弹绝大部分都是在纯恶心人,以击杀有生力量为目标,根本不怕你反,甚至可能在你的末段反导刚开始工作,它自己就已经爆炸了,开始扔子母弹了。

    而在如此混乱中,面对如此饱和性打击,只要有一发装有破甲弹头的火箭弹打到了甲板上,那么就是一波血赚!

    当然了。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制造成本,和后世的022完全不同。

    正常的历史中,022导弹艇立项于94年,研发成功并且装备在04年,那时候国内的技术还在爬坡,所以发动-->>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