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苏联才这么说!”
“别贫嘴,赶紧说正经的!”
听到周金烈老人的声音,王烨赶紧点了点头说道:
“我们搞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而之所以确定130毫米这个口径,就是因为我们技术不到位,怕小口径威力不行打不穿,所以本着先有后强的想法,先搞出来能打穿的,再考虑后续小型化和装车的问题,如此一来就好说了,外国不是120就是125,那我们就再增加五毫米呗?”
面对王烨这个答案,在场的领导们愣了一下,然后颇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本来他们还以为能从王烨嘴里得到什么高论,结果没想到答案就是这个,说白了王烨也没有什么技术理由,纯粹就是一分粗一分强啊!
“我真是你小子!”
“这么重要的项目就因为这么一个开玩笑一样的理由就确定了下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我们搞了那么多人,没日没夜的调研和讨论,嘿!”
听到魏青山老人的感慨,王烨摆了摆手说道:
“那不一样,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挣钱。”
“我们有足够的试错空间和余地,我们的压力就是挣钱,但是部里不一样啊!部里的压力是国防安全,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
“那自然要万分谨慎,容不得有丝毫的差池啊!”
对于王烨的这个说法,旁边的周金烈老人点了点表示认可,然后颇为遗憾的说道:
“王烨说的有道理,但是从这件事,其实侧面还能反应出来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咱们这种‘重点项目一把抓’的缺陷。”
“虽然咱们一把抓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缺陷也是明显的,一经论证之后,就只能一条路走到死,回转余地比较小。”
“但是如果咱们把任务发包下去,让各个研究所研究院军工厂各自为战进行研究,最后竞标上岗,我看能搞出来不少惊喜。”
“只可惜,最关键的问题是咱们没钱,下面单位也没钱啊!”
“不像伱们红星联合体,肥的都要冒油了!”
听到周金烈老人这么说,在场的领导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毕竟谁不想多手抓多手强?如果能同时搞出来120和125的坦克炮难道不好吗?
当然好!但是没钱搞!
研究院所工作搞科研是需要钱的,这些钱就需要国家投入,而如果投入的项目最后没有成功,或者被其他研究院的项目给超越了,那过去投入的钱就白投了,相当于打了水漂一般,虽然这样搞,可能最终的成品更强,毕竟有横向对比,但是前期投入太大,国家现在没有钱!
而王烨也微微叹了口气。
其实在正常的历史中,等到了新世纪之后,国内的军工就会遍地开花,就是因为类似的“指导思想”,就比如最知名的“蓉洛马”和“沈霍伊”,曾经都在角逐国内的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但是最终,蓉飞的威龙更深一筹,拿下了军方的订单。
“进度呢?”
最后,魏青山老人如此说道,王烨解释说道:
“其实昨天才进行了第一次试射,今天才是第二次试射。”
“目前来说,粗表现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但是具体的详细的情况,还在检查和测试过程中,未来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对王烨的这个说法,在场领导们振奋的表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魏青山老人更是直接乐呵呵的说道:
“已经很好了,第二发就能打穿咱们的老59,其实已经很好了。”
“起码已经达到了四百毫米的穿甲深度,都快赶得上咱们引进的105线膛炮了,但是咱们引进的105线膛炮,上限很低,而你们这门130的大炮,那上限可就高了去了,慢慢搞慢慢来,不急不躁脚踏实地,我们等你们的好消息!”
随后,双方又聊了片刻,众多领导就去休息了,毕竟上午舟车劳顿,岁数也都不小了,比较疲惫困倦。
第二天上午。
王烨见到了笑呵呵的法鲁克,随后法鲁克提出了关于试驾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