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13章 横渠四句(加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小姐,也都出来了。”

    “尘明诗会,可经常会有富家小姐和学宫学子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故事发生。”

    学宫学子,在整个京城,也算得上是炙手可热的人才。

    朝堂中的大臣,多是由这五大学宫出来。

    若是在学宫中,表现优异,入朝为官,便天然会有学宫长辈照拂。

    更何况,学宫学子,大多数都样貌不错,彬彬有礼,在许多富贵小姐眼中,比权贵子弟,成天只知道瞎折腾强多了。

    姜云倒是新奇,逛着街,时不时也会翻看一下路边书生所作的诗词。

    当然,水平都是泛泛之辈。

    “姜公子。”

    突然间,一个声音从后面响起,姜云回头一看,冯贝儿正带着两个丫鬟,站在身后。

    冯贝儿的双眼,带着一丝惊喜之色:“我就知道姜公子拥有如此才气之人,肯定会来此地。”

    她身后的两个丫鬟,手中还抱着许多诗词文集。

    冯贝儿心善,知道许多摆摊售卖自己诗词的书生,或许囊中羞涩,便买上不少。

    姜云作揖笑道:“冯姑娘,我是有公务在身,前来……维持秩序的。”

    冯贝儿双眼一亮,突然想到什么,说道:“姜公子,待会仁义学宫的诗会就会正式开始了。”

    “有学宫大儒亲自前来。”

    “你要不要参加?”

    姜云眉毛微微一皱,问道:“冯姑娘……”

    “若是作出令大儒满意的诗词,学宫的诗词彩头,可是不菲。”

    “据说一首诗,令大儒满意点一下头,可得二百两银子。”

    “让大儒点头两下,便是三百两。”

    “点三下,恐有五百两白银。”

    听到这,姜云瞬间来了兴趣,他忍不住瞪了旁边的许小刚一眼:“你这家伙,怎么不早点说,诗词大会还有这样的好事?”

    许小刚看冯贝儿出现,已经拿捏起了气质,背着手,脸四十五度角看着天上:“姜云,我对钱财,不感兴趣。”

    “我说了多少次,咱们来参加诗会,是为了欣赏诗词……”

    “哎,别走啊姜云,我话都还未说完,你上哪去啊。”

    “让大儒当啄木鸟去。”

    此时,整个尘明诗会最热闹的地方,便是仁义学宫搭建的高台。

    这里人挤人,密不透风,绝大多数,都是身穿白衣的学子。

    而此刻台上,正坐着一位七十余岁,身穿儒袍的老者。

    老者虽然年迈,可面色红润,精神头很足。

    此人名叫方亭治,乃是正经三品大儒。

    就算是仁义学宫内部的学子,这等大儒,也不是时常能够见到的。

    此刻,众多学子,即便是为了一睹大儒真容,也奋力往前挤去,颇为疯狂。

    亥时一到,一位身穿儒袍,四十多岁的儒师走上台:“诸位学子好,今日,还是按照往年的规矩,心中富有诗词的学子,可以上台,与方大儒交流诗词。”

    “若是所作的诗词,得到方大儒的首肯,咱们仁义学宫有彩头赠予。”

    儒师面带笑容提醒:“能和大儒交流诗词心得的机会,可是不多,大家得抓紧机会。”

    “彩头有限,赠完即止。”

    很快,便有学子跃跃欲试,这可是亲自到大儒面前念诵自己的得意之作啊。

    就算没能得到大儒首肯,回去以后,也能吹上几年。

    人们热情很足。

    当姜云,许小刚,冯贝儿赶到时,此地已经排起长龙。

    姜云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

    轮番学子上前,在这位方大儒面前,先是自报家门,出自什么学宫,恩师是谁。

    然后再念诵诗词。

    方亭治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