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238、景朝细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你便以为她是对你好吗,她这么做只会将你卷入是非!”

    陈迹斟酌许久平静道:“陈大人,你是不是糊涂了,我姨娘早就去世了,她如何来找我?我说过,我这一身本领是我师父姚奇门姚太医教的,此话若有一句谎言天打雷劈。”

    陈礼钦低喝一声:“你还要撒谎到何时?你且记住,以后不要再见她了,也不要再随意向人展露你的本领,尤其是她教你的那些。还有,莫再往太子、皇子身边凑了,小心她利用你闯下弥天大祸!”

    此时,陈礼钦已认定陈迹生母回来过,不然根本无法解释陈迹这一身本领从何而来,他不相信一个老太医能教陈迹行官门径。

    陈迹转头盯着陈礼钦,直截了当问道:“陈大人,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

    陈礼钦面色一变,怒声道:“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事情,你只需记住莫要再见她就是了,我绝不会害你的!”

    陈迹陷入沉默,原来陈礼钦还有这么一层顾忌……如此看来,陈礼钦定然知道许多内情,甚至可能知道陆氏的景朝身份!

    对方或许早就察觉了自己的异样,却不敢声张。如今实在忍不住了,才来找他盘问。

    陈礼钦见他许久不说话,声音和缓了一些:“你不了解你娘的为人,她这个人满口谎话连篇,有时候她连最亲近的人、连她自己都骗。听我一句劝,莫要再与她有何瓜葛,踏踏实实考取功名,这才是正途。”

    正当此时边军甲士指着一条狭窄的街道:“各位将军,莎车街到了。”

    陈迹看去,却见莎车街内有三棵榆树,不知那倾脚头说的是哪一家?

    他隐隐觉得不对:“殿下,我先前得来的消息说,门前有榆树的人家便是,可这里竟有三棵榆树,恐怕……”

    李玄沉声道:“无妨,将三户一起抄了即可!”

    他看了一眼莎车街,当即对左右羽林军打了个手势。羽林军们翻身下马,一个个翻上屋顶,朝那三户人家摸过去。

    陈迹没有下马,静静的在莎车街口驻马而立,眉头紧锁。

    正当此时太子拢了拢肩上的狐掖裘,拨马回头,来到陈迹身边:“陈三公子昨夜不是走了吗,为何今日又突然送来消息?”

    陈迹解释道:“回禀殿下,草民昨日离开是为了探听消息,这固原鱼龙混杂,有人站在明处,当然也该有人藏在暗处。”

    太子称赞道:“陈三公子不愧师从王道圣先生,有文韬、有武略。只是不知,这消息是从何处探听来的?”

    陈迹面不改色道:“回禀殿下,勾栏瓦舍,不值一提。”

    太子笑了笑,话锋一转问道:“你那两位兄长今年都考中了经魁,为何独你没有参加科举?”

    陈迹思索片刻回答道:“殿下,随先生学的也不是经义,而是军略,无意参加科举。”

    “哦?”太子来了兴趣:“这么说,你有意投身行伍?”

    陈迹嗯了一声:“原本先生丁忧之后要起复兵部,却不知怎的耽误了。我只好先随家人返京,再寻个事做。”

    太子感慨道:“此事我了解一二。胡阁老将举荐王先生的奏折呈于仁寿宫,却被司礼监驳回,内相说王先生早年领边军时贪功冒进,还需再打磨打磨。”

    陈迹惋惜道:“可惜先生一身才华。”

    太子饶有兴致的打量陈迹:“陈迹贤弟,返京之后可有什么打算?”

    陈迹拱手道:“回禀殿下,尚无打算。”

    太子笑吟吟的模棱两可道:“甚好。”

    突然间,远处传来李玄的声音:“殿下,此处并无陈迹所说的景朝贼子,也没有所谓的十余缸金汁!”

    太子怔了一下,拨马往莎车街里走去:“三户人家里都没有吗?有没有可能是景朝贼子提前听到风声,将那十余口大缸运走了?”

    李玄押着三户人家的百姓走出门来:“殿下,绝无可能。那十余缸金汁即便被人运走,院子里也起码会留下些气味。可这三户人家干干净净,没有丝毫痕迹,我们被骗了!”

    此时,那三户人家合计十七口人跪在地上,脸色煞白:“各位军爷饶命,不知小人犯了何事?”

    太子赶忙道:“诸位快快请起,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