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090 申请个人重大立功,我特么真的谢谢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国峰两人刚刚在沪市无线电14厂的招待所住下。

    到车站接两人的是14厂技术部的副总工覃秋华。

    哈工大校友。

    一开始于国峰介绍了覃秋华的身份后,谢威高兴不已。

    从覃秋华口中了解到14厂的真实情况情况,心情沉到了谷底。

    14厂拥有生产谢威所需芯片的能力,却不具备大规模制造的条件。

    谢威刚开口说,初期阶段实验室生产也能满足需求。

    覃秋华却告诉他:谢威的芯片设计太过复杂,合格率不会超过2%。

    更如同一盆冰水泼到脑袋上的是每块合格成品,价格会超过28000元!

    导致这么高成本的原因很多:硅晶圆的纯度、尺寸、光学镜头、光源、光刻过程中涂层等等。

    14厂现在最先进的光刻机是去年中科院刚研制很出的最先进GK-3型半自动接触式光刻机,效率低,精度差。

    美帝在67年就投入使用的投影式光刻机精度更高:同等工作效率下,良品率比接触式光刻机提升10倍以上!

    听到这些,谢威整个人都麻了。

    难怪,国内在七八十年代光刻机已经快要追上世界先进脚步,后来差距越来越大。

    原本谢威有心理准备,可也没想到会这么离谱。

    知道良品率低。

    可没想到会这么低啊。

    2%不到的良品率,算上不良品的成本,每一块芯片28000!

    谢威手里70万经费,仅仅只能获得二十多枚。

    真生产出来,除了研究,推向市场一台计算器得卖几万才合适?

    “不用想太多,行业内的都知道,国家也知道。”

    于国峰见谢威脸色难看,掏出烟递了一支给谢威,自己点上了一支,安慰着他。

    “基础差,大家都在努力,早晚有一天,会解决的。”

    “于主任,我不是担心基础差的问题。”

    谢威喷出一口烟雾,叹了一声。

    “覃总不是说了,即使我们愿意承受这样高的成本,也得等吗?部队的需求得优先满足。”

    谢威担心的就是这个。

    原本,在知道这年头国内芯片制造底子后,他就考虑过,先用钱砸少量样品出来用于研究。

    研究有成果,看到推向市场的机会,不能能获得更多上级拨款,也能促使生产单位技术升级。

    不然,哪里会问李瑞要那么多经费?

    来到这个时代快一年,谢威比谁都清楚李瑞给的这70万是多么庞大的一笔经费。

    比起几十年后一亿都更有价值!

    “老覃不是也说了除非能提升良品率?14厂一直都在努力,也不过把不足1%的良品率提升至2%不到。各方面的基础都需要提升,相关单位技术无法突破,他们也没办法啊!”

    于国峰叹了口气。

    他之前在路上给谢威打过预防针。

    提醒谢威说,如果14所没法生产,就想办法通过特别渠道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所需芯片。

    却遭到谢威坚决抵制。

    “光学,学校是强项对吧?化学涂层,化学实验室那边也能搞定……”

    “……”

    于国峰诧异地看着谢威。

    本以为谢威了解真实技术水平会被打击,意志消沉。

    结果,这小子反而提出来要利用学校的基础,帮14所解决问题?

    闹呢!

    中科院、清北、以及众多光学研究所、电子研究所、物理所、应用化学所都在搞。

    学校这基础是不差,关键是之前就没往芯片这块发展。

    从没有基础开始搞,得砸多少钱进去?

    就现在谢威手里那点-->>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