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闺女……杜主任,以后就得麻烦您多费心了。”
见女儿没来送自己,谢厂长很失落。
“不麻烦,不麻烦!昨晚上谢柔又通宵学习了。你刚走不久,梁老师把她哥叫来给她上课,一直到天亮才结束。”
杜国旺急忙解释谢柔没来的原因。
“谢厂长,快发车了。”
徐昌帅催促着谢建国。
惆怅的谢建国,看了看远处,无奈叹息一声,默默转身,进了车站。
这次回去,怕是会被刘梅骂得狗血淋头。
也不知道那件貂皮大衣能不能消得了刘梅的怒火。
谢建国甚至都想好了应对方案:如果刘梅非得因为两孩子都不在身边闹腾,年后暖和了就在哈城这边设立一个办事处,让刘梅来这边。
至于会不会有人说谢厂长给自己家里捞好处,谢厂长在意么?
······
接连三天,601的人都没有打听到任何想要的消息。
甚至,还发现哈工大的人在有意无意地阻止他们接触学校的学生,打探消息变得更加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611所的人今天下午就会到哈城。
“611所的人今下午到,消息确定吗?”
顾副所长询问吕奎。
这两天,李瑞也不跟所里的人接触,态度非常坚决:达不成合作,不谈任何事情。
“对!611所的人由宋文骢主任带队。现在611所的项目因为经费等原因,几乎停滞;所里传来消息,132厂技术室已经派出考察团队去了罗马尼亚……”
团队在这边,即使合作谈判没有任何进展,也没人闲着。
吕奎把所里传过来的消息向众人做了汇报。
同一个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情况都非常清楚。
歼-9前途堪忧,系统内部都清楚。
601所的歼-8尚未定型,空军跟海军航空兵部队哪怕迫切需要战机守卫祖国蓝天,却因为性能太差,并没有催促定型委员会快速批准,投入生产。
而是研究讨论部队未来发展所需战机。
高空高速的歼-8,尚未定型,就已经落后。
歼-9面临的困境更大。
配套不齐全,技术难度大,性能指标一直无法达到要求,就连配套的涡扇发动机进度也不理想……
“有没有可能,李瑞是想用611逼迫所里快速达成跟他们的合作?”
尤卫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排除这可能。601所现在没有经费,每年300万,不是小数目。”
吕奎点头。
李瑞就是这个意思。
让本就处于竞争状态的两家研究所一起谈,不就是为了谈条件?
“等611的人到了,看看情况再说。李瑞越是这么搞,咱们就越需要沉住气。这次的合作,中间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问题存在。”
李瑞提出的几项技术,确实让人动心。
表现得太过刻意。
算算时间,611所得到战机模型的时间比601所更早。
不然611的人来不了这么快。
与此同时。
学校几名骨干领导聚集在李瑞办公室里。
“恢复航空航天系,是学校下一步工作重点。601所的人一直不表态,下午611所的人到了,可能会对学校的发展计划形成新的挑战……”
李瑞看着众人,神情严肃。
601所的人耐心超乎了李瑞的预期。
等下午611所的人到了,双方一旦相互交流学校提出来的条件,很有可能导致合作失败。
“校长,要不把他们分开安置?”
后勤主任曲洪涛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