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49 一不小心阻击了惠普产品进入市场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br>     虽然不知道陈向同因为什么激动,李瑞却敏锐感觉到中间的问题。

    没有再如同之前死咬着价格不放。

    万一真有出口机会呢?

    到时候,出口退汇跟退税都是一大笔钱。

    “这么便宜?”

    陈向同快速地把价格根据汇率进行了换算。

    迈尔斯·斯迪克提供的普通计算器,报价398刀!

    而李瑞手中这款跟惠普功能差不多的,价格居然低廉到只有198,还是人民币,换算成美刀,只需要132刀!

    价格还能进一步降低!

    他们很清楚迈尔斯·斯迪克的报价有非常高的利润,却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老李,来,咱们30多年没见,先不聊其他……”

    瞬间,陈向同变得热情起来。

    进口,还是需要进口的。

    但是主动权变化了。

    李瑞找陈向同,确实是为了出口。

    生产工厂在沪市,即使要出口,肯定是找沪市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在了解到老同学是进出口贸易局的副局长,李校长自然不会让放弃利用如此机会。

    陈向同在跟李瑞叙旧的过程中,了解到计算器是沪市生产,更是惊讶,之前根本就没听说过,本就对迈尔斯·斯迪克团队报价高昂、条件苛刻不满,现在更是坚定了即使要谈,也必须由自己这边主导。

    沪市需要的是产业集群!

    第二天,陈向同把情况向局长汇报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咱们已经有了,可以想办法帮着寻求出口,以此来扩大局里创汇规模……”

    “跟惠普的谈判呢?”

    局长皱起了眉头。

    进口变出口,算是一个惊喜。

    不过,外贸局引进任何产品,都是经过长时间反复权衡的。

    国家需要外汇。

    需要外资。

    更需要外国技术。

    “继续谈判,如果对方不同意降低价格,不同意投资建厂、提供生产设备跟技术,就谈着……”

    陈向同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

    局长打量了他一阵,随后点头,“先这样吧。这事情也不用局里开会讨论了。”

    陈向同自然清楚局长的意思,“局长,咱们是不是安排人员对整个沪市的各种工厂做一个摸底,了解我们技术基础究竟如何?即使引进技术,也不用谈那些国内已经有了的基础技术。”

    陈向同想了一晚上。

    原本他们以为对整个沪市乃至全国的科技水平都有了解。

    跟李瑞的一场谈话让他意识到,他们并不了解沪市在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领域的真实水平,尤其是李瑞还告诉他,原本归沪市无线电局管辖的14厂,现在能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成本还非常低廉。

    “嗯?”

    局长不解地看着陈向同。

    “外贸局不只是负责进口,也负责拓展出口业务。咱们沪市如果有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局里可以给一些政策倾斜,帮助出口……”

    陈向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随后掏出李瑞送给他的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国内能提供功能更好的,价格比惠普提供给国内的差不多……”

    局长接过了计算器。

    从办公桌一边拿出了一份统计数据,按照陈向同的介绍,快速操作起来。

    “你的意思?”

    试过功能后,局长发现,手里的计算器确实比惠普提供的强了不少。

    反应速度也更快。

    “跟惠普的谈判,是为了他们提供技术跟资金,然后再把生产的产品出口创造外汇。惠普的报价,高于国际零售市场,达成合作后,咱们的产品也会因为价格昂贵而无法出口,除非亏本。到时候,就只能向国内市场出售……”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