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32 看守所,谢厂长赖着不走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风险。

    “厂长,既然如此,我们的技术部门还有必要扩建?”

    曹兵依然不死心。

    觉得侯国勇的话跟行为是矛盾的。

    一方面扩大厂里的技术部门,又不愿意投入关键原材料等的研发。

    “怎么没有必要?哈工大是为整个国家培养人才的大学,他们研究的是基础技术,而我们的技术部门,是需要在这些技术上进一步开发出更多相关产品,以此丰富工厂的生产种类,提升工厂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第一批厂长责任制试点的厂长,侯国勇可不是白给的。

    不是他想分利润给哈工大。

    饶是谢威提出的条件让他难以接受,在综合了各方面进行考虑后才发现,无论如何,跟哈工大合作才更有利于工厂的发展。

    从学校拿到的是最基础的技术。

    而如何在基础技术上研发更新技术或是更适合市场的产品,学校可没法跟生产工厂比。

    “我没有意见了。”

    曹兵认真思索了一番,虽然依然不甘心,确实提不出更好的方案。

    继续下去,刚刚才缓和的关系怕是会瞬间破裂。

    “既然没有人再有其他意见,就这么办。广交会还有好些天,后面应该还会有新的订单,曹副厂长,生产上就麻烦你了,把哈工大派过来的技术人员招待好……”

    没有人再反对,侯国勇直接就拍板了。

    蓉城。

    从谢威回来后,就再次回到技术员的生活状态,每天早上从家里骑着他爹那辆二八大杠去红光厂技术部,跟徐昌帅以及厂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大规模生产电饭煲的生产线调试。

    “甘部长,车间的各种零部件产能好像不高啊。总装车间产能每月5万个……”

    当生产线调试得差不多时,谢威到原本的冲压等车间后终于发现了问题。

    冲压车间,跟他离开时相比,没有丝毫变化。

    即使两班倒,也无法做到每天生产1700个左右的电饭煲内胆。

    技术部负责人甘松是谢建国担任厂长后从其他厂调过来的。

    “这是谢厂长的要求,咱们厂的产能确实供应不上,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准备由其他厂供应……谢厂长不是说是你提出来的方案,跟兄弟单位一起做?”

    甘松不解地看着谢威。

    他到红光厂的时间不长,到现在也不过才半年的时间。

    通过厂里的人早就清楚谢威对红光厂的影响力。

    连谢建国的厂长都是谢威争取的。

    “我是说过要在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供应链……”

    谢威苦笑着回答。

    之前的锑锅、高压锅生产工艺都不算复杂,使用的零配件也不多,红光厂一家就够了,没有必要去打造或是培养供应链。

    电饭煲工艺复杂一些,零部件同样也不多,不过确实可以把一些技术难度不大的零配件交给其他擦厂生产。

    厂里的机械设备并没有增加,红光厂的发展,已经开始脱离谢威之前的预期了。

    具体的,也只有问老头子才知道。

    看守所。

    “谢厂长,要不您还是先出去?那事情都已经调查清楚了,您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定……”

    “你说了没用,得我们局里开口。之前抓我进来我就说了,让我进来容易,让我出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面对胡所长,谢建国一脸淡然,随后解释着,“小胡啊,我这不是针对你。”

    “……”

    胡所长一脸无语,随后看向旁边的看守所领导,无奈地耸了耸肩。

    之前工业局发函,让他们抓的谢建国。

    谢建国跟许志辉不同,胡所长是了解他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的,最多也不过是客户请吃喝。

    “谢厂长,您跟工业局领导有矛盾,出去才好解决啊。”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