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12 两发两中让部队领导激动?不藏着掖着的谢威泼冰水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地面有专门的人员前去回收,清空跑道。

    “探测到了!”

    很快,原本只有雪花的雷达显示屏上就出现了代表靶机的红色信号。

    靶机在升空爬升到一定高度后,就按照内部程序进行飞行,以预定空域为中心绕圈子。

    “试验机准备起飞!”

    “轰~”

    歼-7发动机尾部喷口喷出火焰后,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很快就控制着这架搭载着204雷达的试验机在黑暗中跃入了空中。

    “报告,已经发现目标,高度15500,速度870,距离22……”

    “靶机组,自动控制转遥控!”

    按照预设程序飞行的靶机,在空中的飞行轨迹就变得飘忽起来,高度忽上忽下,转向动作等等都多了起来。

    在不同雷达显示屏上,各种参数都被忠实反映出来。

    “报告,已经锁定!”

    在试验机跟无人机还有17公里距离时,试验机就锁定了无人机。

    霹雳-4被动红外制导型最大射程只有8公里,比起半主动雷达制导的18公里也不明显。

    改进后,射程增加了不少,可为了稳妥,这次夜间测试不会在太远距离发射导弹。

    “靶机组,机动动作大一些!”

    “空中,拉近距离!”

    原本轨迹就已经飘忽的无人机在地面遥控人员的控制下,开始更快地上下左右进行各种无人机能做出的常规机动动作规避战机。

    试验机在快速靠近。

    很快距离就被拉到了8公里范围内。

    “靠近一些再发射!”

    在飞行员请求开火时,地面做出了指示。

    “5公里范围内发射!”

    空中歼-7试验机显示的跟地面看到的有很大区别,试验机一直保持着对靶机的锁定,不管无人机如何机动。

    战机雷达锁定,在没有半主动或是主动制导的导弹下,没有太大意义。

    原本的霹雳-4别看体型巨大,弹径190毫米,弹长3250毫米,在固体导弹燃料推进剂的燃烧效率不够,电子零部件体积庞大、性能落后的情况下,制导舱跟内部计算机组就占据很大比例的情况下,射程高不到哪里去。

    所以被动红外型理论射程8公里。

    半主动雷达制导型理论射程18公里。

    眼前这个,赖桂昌没告诉过谢威,但是肯定达不到18公里的射程的。

    “不需要这么近的射击距离吧?”

    谢威看了一眼旁边的赖桂昌,小声问道。

    5公里,被动红外性能都展示不出来。

    赖桂昌看了一眼周围,所有人目光都盯着显示屏,没人注意,才小声说道:“先命中目标才能再考虑其他。只有两枚样弹,这样的机会,也不会多,一架靶机七八十万,要是第一发都出了问题,部队可没有那么容易提供靶机了。”

    “……”

    谢威还能说什么?

    “导弹发射了!”

    一名雷达兵在试验机发射导弹后,看到屏幕上又出现一个信号源,惊呼一声。

    “靶机组,加大机动动作,规避导弹!”

    代表靶机的信号快速变化着高度、轨迹。

    代表着导弹的信号,从发射后,就一直快速跟着靶机的变化而变化。

    5公里距离发射的导弹,在仅仅12秒后,信号就消失在了雷达屏幕上。

    与之同时消失的,还有代表靶机的信号。

    远处夜空中,一团火光闪现后很快恢复了黑暗。

    “命中了!”

    雷达监测室里众人兴奋地跳了起来。

    黑暗状况下,导弹能准确命中目标,这就意味着即使空军战机雷达性能不佳,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