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03 小国的战略威慑力,提前准备好等榜一大哥上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很快,谢威就回过神来。

    任何事情遇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原本不断震惊,是对时代了解太少。

    只能在电视新闻见到、万人敬仰的大佬,一个个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换成谁,短时间都不会太适应。

    谢威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

    “主要想跟你聊聊关于射程在300公里甚至500公里以上的超远程火箭炮。”

    “!!!”

    饶是有心理准备,谢威也被方鹏举说出的内容冲击到了。

    射程300公里,甚至500公里!

    超远程火箭炮。

    难不成,对方真正想搞的这种基础射程,再带2700公里以上误差的那种火箭炮?

    “方主任,咱还是换个地方说吧。”

    宿舍不适合谈这。

    不知道为什么任老会让方鹏举找自己谈超远程火箭炮,或许任老认识的那个“谢威”曾经也提出过相关想法。

    可谢威不能忽视。

    到学校后,谢威没有搞过任何跟火箭炮相关的技术,也没提过相关话题。

    唯一的解释就是曾经的谢威。

    “好。”

    两人很快就到了方鹏举办公室。

    “我大学是炮兵工程相关专业,了解到喀秋莎后我就在想,如果能拥有300到500公里甚至以上射程的火箭炮,在敌人集结时进行远程覆盖式的饱和打击……”

    饶是已经知道,谢威在听了对方详细想法后,依然半天回不过神来。

    超远程火箭炮不是几十年后一步步搞起来的?

    在几十年后,世界只有两种火箭炮:中国火箭炮,其他火箭炮。

    国内超远程火箭炮发展到丧心病狂的程度:射程300公里,误差2700公里甚至更多。

    精度方面比大多数国家的战术导弹还高,可以控制在10米范围。

    价格却比导弹便宜不知道多少。

    可用于精确打击。

    也适合远程洗地。

    “从这想法提出来后,我就被无数人认为是疯子……”

    说到最后,方鹏举一脸苦涩的笑容。

    在五十年代战术导弹尚未发展起来时,就提出这种想法的,绝对是疯子!

    时代的疯子!

    “这种射程其实很尴尬。根据我的了解,火箭炮最大的威力在于短时间提供凶猛火力,对目标区域进行饱和式覆盖打击……陆战部队师级单位进攻纵深大约在30公里……”

    谢威故意留下了破绽。

    一战时期,师级部队进攻纵深为2~4公里。

    二战时期,进攻纵深扩大到12~18公里。

    经过几十年发展,到了现在,全世界师级部队的进攻纵深达到了30~60公里。

    部队在战场上的进攻纵深,是由支援火炮射程、部队机动装备等决定的。

    等进入21世纪初期,技术飞快发展,大量战术导弹跟性能更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投入现役,合成旅开始取代传统陆军编制。

    师级部队进攻纵深就已经扩大大了70~120公里,任务纵深提升到700公里,战略纵深更是超过1000公里……

    相对造价高昂的导弹,火箭炮在精度提升、战斗部爆炸范围更广后,才开始有市场。

    方鹏举提前了半个世纪想要搞这么远射程的火箭炮。

    技术储备不足。

    配套跟不上。

    甚至部队的发展都达不到。

    合成部队尚未出现,集团军的进攻纵深也用不上如此远射程的火箭炮啊。

    “目前是这样。随着技术发展,高科技装备不断投入战争,未来战争势态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导弹成本太高,没法从远-->>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