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7章 群藩云集!参加婚礼!【4800】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万石!

    至于草料、盐巴、糖等其余物资的数量,同样也是让人目瞪口呆,在此便不作详述了。

    青登何曾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望着手里的这张“数据表”,青登不禁回想起了当初拿着区区三千两金的启动经费,就去着手组建新选组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满满的心酸……

    颇具一种德川家茂塞了根树枝给青登,然后亲切地说“好了,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勇者了,快点去打败魔王吧!”的滑稽感。

    虽然这么说略显土鳖,但青登长这么大,从未见过这么多钱!

    事后他抽出了一些时间,专程去了趟库房。

    望着那满满一仓库的金币、大米,他石化般呆站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葫芦屋的雄厚底蕴,又双叒让他开了回眼界。

    当然,木下琳的财力终究不是无限的,不可能任青登去予取予夺。

    在送完这批物资后,她在短时间之内,肯定是没法组织“第二轮次的战略大运输”的。

    不过,不管怎样,青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之所以极力推动秦津藩与葫芦屋的联合,就是为了这一刻!

    秦津藩现在有钱了!而且还是有钱得可怕!

    光论现金、存粮的话,恐怕连家大业大的幕府、完成部分近代化的萨摩藩都无法与眼下的秦津藩相提并论!

    巨额钱粮的进账,使得青登、山南敬助、岩崎弥太郎等人全都充满了干劲,整张脸都泛着红光,走起路来都带风了。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搞出一番大事业!

    假使打个形象的比喻……眼下的秦津藩就像是一架上满润滑油的机器,它现在要全速运转了!

    恢复旧田、开拓新田,需要精通农事的农人。

    营建棱堡、整修道路,需要技术老练的匠人,而且是铁匠、木匠、石匠全都要!

    至于专门负责干苦力的壮丁,就更是不可或缺了。

    人力资源的缺口极大。

    就凭秦津藩境内的那点人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于是乎,在青登的牵头下,由山南敬助来亲自起草文书,秦津藩府向全国各地发布“招贤令”!

    想要钱吗?

    想要工作吗?

    那就来秦津藩吧!

    不论你是平民还是武士,只要你是符合条件的人,就尽管来秦津藩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列强入侵”、“尊攘运动的破坏”、“幕府的统治力减弱”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民众的生活状态虽不能说是黎庶涂炭,但也可说是水深火热。

    姑且不论从未体验过什么好日子的农人,匠人的日子那可真是一天不如一天。

    他们纵使是把所谓的“匠人精神”、“仙人文化”给发挥到极致,也没可能敌得过西洋的大工厂。

    一言以蔽之——因经济状况恶化而丢了饭碗、找不到工作的“自由人”,当真是不知凡几。

    如此,便不能想象当秦津藩的这封“招贤令”对外公布后,将会引发什么样的轰动。

    不出意料——一时间,无数生龙活虎的青壮,嗷嗷叫地涌向大津!

    一股接一股人流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阶级,汇集向相同的地点……这等场面,不可谓不壮观!

    此副光景,像极了当年发起“西进运动”的美国。

    伴随着这场“大迁徙”的陆续展开,大津的总人口迅速膨胀!

    原先的大津,只是一座人口十来万、既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宁静城町。

    而现在,其人口数已经突破了二十万!而且这个数字仍在迅猛增加!

    回顾过往历史,大津从未像今时这般“热闹”。

    某些商人瞅准了商机,犹如闻着腥味的猫咪,马不停蹄地赶来大津。

    在他们的运营下,大津的街边就像长蘑菇一样,几乎每过一个晚上-->>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