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文官的排斥。
个人能力再强,想出来的方案再好,总需要有人去落实。
遭到百官抵制后,段圣德负责的事务,全部都搞的一团糟。
他本人的能力,也没有强到,能够压服百官的地步。
连续遭遇挫折之后,就被闲置了起来。
“此事孤答应了,不过三弟,此人当慎用之!”
卫嘉瑞语重心长的提醒道。
坦率的说,他真怕脱离视线后,卫嘉良和段圣德一起搞出幺蛾子。
得民心不一定得天下,但搞得天怒人怨,肯定夺取不了天下。
……
武昌城。
官军的捷报要从广东绕道,抵达前线的时间,比叛军收到消息晚了三天。
“叛军异动的真相,搞清楚了。
张宁收复了赣州府,此刻正在向吉安府发起进攻,江西地区不稳。
为了稳定后方,卫逆选择只能从前线抽兵。
江西战场发生变故,就让他仓促分兵,如果浙江战场再发生变故,那就更热闹了。
顾头不顾腚,接下来有乐子瞧了!”
李牧拿着战报调侃道。
胜利来的太及时,卫逆的分兵,在他看来就是妥妥的败笔。
江西后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武昌会战。
双方的主力,都在前线压着,叛军根本输不起。
后方再怎么危险,也要先打赢决战再说。
现在分兵,相当于告诉下面的士兵,后方老巢出现了问题。
别的士兵不敢保证,反正江西籍的士兵,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大决战尚未开始,叛军的总兵力就从六十万下降到了五十万。
胜利的天平,已然开始向官军倾斜。
“卫逆分兵,他们的盟友,不可能没有想法。
本来就有间隙,现在的矛盾,又加深了一份。
叛军的实力,进一步遭到削弱,我们是不是该动一下了?”
见识到了自家侄子的微操打法,李原的胆气也跟着增长。
小规模反击,性价比确实高,但效率太低了。
永宁帝虽然没有直接下旨,让他们立即发起决战,但书信上的催促之意,还是能感受到的。
皇帝放低了姿态,让他这做臣子的压力山大。
“叔父,还是太早了一些。
最少要等河南、山东的官军动起来,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
且先等着看吧,江西战场还有乐子瞧。
我已经下令广州各卫,抽调五万大军一起参战。
赣州的两万多名降兵,其实也可以利用起来。
叛军对他们进行过军事训练,据说战斗力在卫逆叛军中,排名还是靠前的。
全部加在一起,我们在江西可以动用的兵力,足有八万多人。
趁着敌人的援军尚未抵达,正好闹一场大的。
倘若速度足够快,可以直接把战线推到南昌一线。
半个江西沦陷,叛军的后勤必然出乱子,卫逆肯定会坐不住。
与其主动出去寻求战机决战,不如逼迫叛逆,向我们发起大决战!”
李牧平静的解释道。
这一次会战,主战场打的太过平淡。
惊心动魄的大战,都发生在主战场之外。
不是李牧求战不积极,主要是为了战略布局。
河南和山东官军南下,加上占据松江府的官军,对傅逆形成战略夹击。
江西和浙江战场的点燃,让卫逆腹背受敌。
战术上的胜利,只能重创敌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