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20章:日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的诸夏要好太多了!

    而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土地不断开垦,国家建立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很多问题,

    自然也跟着浮出水面。

    首当其冲的,

    便是新夏上下不同族属的问题。

    孔雀王朝的兴起,

    对新夏来说,是很不利的。

    因为这个国家是身毒人建立的,对那些蛮夷天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而新夏跟孔雀王朝的征战,也是有胜有败,没办法全然将之压制。

    其次,

    又有文化上的冲击。

    新夏立国于外域,不可能不采取一些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政策。

    起初,

    新夏的君臣们是希望效仿诸夏先祖,特别是姜齐那样:

    先巩固统治,然后再不忘初心的,推广诸夏的典章制度。

    但姜齐等立足于戎山狄海之间的诸侯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在漫长的时间中,蛮夷的力量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

    而当诸夏君子们淬炼好手中刀剑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便已经注定——

    不服从,

    就去死!

    但身毒那边却不一样。

    谁能想到一向“谁来都能打服,谁来都能做主”的身毒人中,会出现两代雄主,缔造了一个孔雀之国呢?

    新夏与之角力,结果不相上下,自然没办法在话语权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根据往来两地的商人说,如今新夏国中,正有从孔雀国那边传来的佛教兴起。

    甚至还有一些通过商路传来西域,吸引了许多人去信奉。

    不过,

    信什么都是次要的。

    新夏的诸夏种子已经遍地开花,而以诸夏骨子里的传统,让君子们天生就很务实。

    有用就信,

    没用就不信!

    反正祖先的地位,永远也比神要高出一截。

    真正让新夏爆炸到瘫痪,失去对外交流能力的,,

    是其“尚贤”之制。

    建国之初,国小民乏,尚贤推举,自然没有问题。

    但时至今日,新夏已然壮大,“推举民选”便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燕国的子之之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新夏后面的几个君主想要集权,想要传之子孙,独霸社稷宗庙。

    但新夏的臣子却不愿意失去角逐君位的机会。

    内乱因此爆发。

    这些年来,也只有逐利的商人,不顾烽火战斗,坚持往来于两夏之间了。

    何博对此,也觉得有些遗憾,担忧新夏的事情。

    但国家的兴衰治乱,本就有其规律,并不是他能阻止的。

    新夏作为诸夏文明延伸到外域的分支,能够坚持到现在才爆发第一次大乱斗,已经很好了。

    而百年治理,

    根基已经牢固,

    新夏接下来的命运,顶多是“改朝换代”罢了。

    并不会像更西边的那些文明一样,一亡永亡。

    毕竟比起西边许多民族来,诸夏君子们可太擅长“种地”了。

    在如何把自己的根扎得更深,让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存在的更加长久,吸取更多养分长的更加壮大这个问题上,诸夏已然遥遥领先于天下各族。

    ……

    “列祖列宗在上!”

    “我决不做背城逃亡的苟且之人!”

    新夏,

    面对国家前所未有的混乱时刻,拥有第一代君主血脉的赵氏子孙站了出来。-->>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