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14章 模仿案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忠张了张嘴,道:“因为凶手使用过避云套,肯定是……,所以为了让李阳自证清白,我们就……”

    见他没把话说清楚,林晨眨了眨眼,好奇的看向罗锐:“组长,他啥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罗锐瞥了她一眼:“没啥意思,听不懂挺好。”

    但一旁的田光汉咳嗽一声,好为人师的道:“就是那个啊……那个!”

    林晨睁大清澈而又愚蠢的大眼睛:“谜语人啊你,说清楚一点啊,我好记录。”

    田光汉撇撇嘴,不敢继续说下去。

    要是说透了,那就是X骚扰。

    但林晨也不是傻的,把上下文一联系,马上就想明白了。

    她俏脸一红:“讨厌,用这种手段,亏他们想得出来。”

    她没注意到现在的场合,而且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所以嗓门不自觉提高了几分。

    在场的警员听见这个,脸色铁青。

    千禧年之后从警的新人,根本不明白老一辈的刑警,在条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想要侦破一起线索不明的案件,是多么的困难。

    庞忠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但同时也是想要侦破案子的一种渴望。

    庞忠吸了吸鼻子,继续讲道:“当时,李阳确实排除了一点点嫌疑,但我们并没有对他放松警惕,他也一直被关在看守所里。

    我们找了市里和省里的组专家,对比张凤和郑雪琴遇害现场的足迹,因为都是41码脚印,而且还因为李阳的身份,所以我们没有告知专家,具体的案件信息。    两批专家对这枚脚印,给出的看法是一致的,虽然都是41码脚印,但脚印所体现主人的身高和体重,不匹配,也就是说,这两枚脚印,是来自不同的主人。

    为了更加精确,我们又调换了一下脚印的顺序,让专家们鉴定,其结果是一致的。

    如此一来,我们重新筛选了张凤遇害现场的足迹,因为当时现场被破坏了,筛选起来极其有难度,而且现场还被凶手清理过。

    筛查了一周后,我们也确实找到了另外一枚41码脚印,不过这枚脚印被围观人群的脚印给踩踏了。

    经过专家复原后对比,它和98年郑雪晴遇害现场的脚印一模一样,所以……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凶手。”

    罗锐没想到,发生在平阳县的案子,竟然会如此复杂。

    也确实,两枚码数相同的足迹,而且现场被破坏,很容易搞混淆。

    庞忠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要是当初没搞错的话,我们也不会走那么多弯路,可能在97年,就已经查出了凶手的身份,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

    罗锐并不觉得他的感叹,多么让人惋惜,因为98年郑雨晴遇害,不是也没抓到凶手吗?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都快中午了。

    庞忠看向罗锐:“这两个案子,你怎么看?”

    一说到这个,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了过来。

    罗锐咳嗽了一声,道:“我的推测并不一定准确,但我倾向于这两起案件是模仿案……”

    闻言,平阳县的大小领导,包括庞忠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要是和沙河县95和96年的案子挂钩,那凶手真的太过猖獗了,不仅如此,影响力还会更大。

    这时,唐凯适时的表现了一下:“首先,时间对不上,95和96年发生在沙河县的这两起,案发时间是在每年的1月22号,而我们县内的这两起都是在每年的圣诞节。

    第二,被害人致命的情况不同,虽然受害者的脖子都是被刺穿,但沙河县那边的被害人都是一刀致命,而我们平阳县被害人的脖子,都是被乱刀刺穿,作案手法更加粗鄙。

    第三,案发现场的情况不同,为了大家方便辨认,我标一个号,一号和二号受害者衣服并没有全部脱光,但三号和四号受害者却被扒光了衣服,显然模仿案的凶手,更加痴迷于女性的身体。”

    见大小领导都在颔首,唐凯还想继续分析,但罗锐却是蹙着眉头,打断了他的话:

    “122特大连环杀人案并没有公开细节,特别是玉米芯子这个特征,外面人根本不知情,97和98年这两起模仿案的凶手,是-->>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