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九章:按兵不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r>
    在其主将率先逃窜的情况之下,一些万民军的部众甚至还坚持了半刻钟的时间,才在彻底的绝望中陷入崩溃。

    “总镇的意思是……”

    胡知义欲言又止,在斟酌了半响之后才发问道。

    “洛阳敌情不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在汝州静听消息,我们……暂时按兵不动。”

    陈望没有任何想要北上进入洛阳府的想法。

    洛阳府内敌情不明,他麾下兵马如今实力并不算强劲,贸然进入洛阳府,甚至可能有败亡的危险。

    “按兵不动?”

    胡知义皱起了眉头。

    从战略上来说按兵不动,确实是最佳的选择。

    但是在很多时候,战争并不纯粹,它还受到政治的影响。

    “福王身处洛阳,若是洛阳沦陷、亲藩失陷、朝廷降罪下来……”

    陈望抬起了手,止住了胡知义后续的问题,他知晓胡知义想要询问什么。

    “朝廷?”

    陈望神情漠然,此时只有胡知义一人跟在他的身侧,他说话自然也就毫无顾忌。

    “朝廷敢惩戒我吗?”

    “李岩如今正值如日中天之际,如今河南境内强军唯有我部。”

    河南连年以来遭受兵祸、几经民变,早已经亏空。

    又因为处于内地、兵备废弛,因此河南兵马大多战力不强,从李岩起势之后的数场大战便可见一斑。

    南国兵马的主力,基本都被杨嗣昌所统管进入了四川,前去追逐张献忠和罗汝才。

    南直隶等地的兵马也都集中在英霍山区,防备革左五营出山作乱。

    “洛阳城就算沦陷,福王身死,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依照目前的情况看来,最多也就是一个降职处罚,然后让他暂领原职戴罪立功。

    “福王的死难、洛阳的沦陷,不仅对我们无害,反而还更加有利。”

    朝廷要想剿灭河南的民变,那么唯一能够依仗的便是他陈望。

    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陈望才敢在此时选择在汝州按兵不动。

    而且陈望选择按兵不动,还有着正当的借口——粮草短缺。

    “从南阳府北上以来,拖累我军行军速度,一直都是短缺的粮草,而且如今军中的粮草也只够支用三日,根本不足以支撑打到洛阳。”

    从一开始的时候,陈望就已经是在开始在做准备。

    陈望很多次的向着河南巡抚李仙风,还有周围的州县发文请粮,这些公文都可以作为日后的证据。

    到时候朝廷议论洛阳失陷、福王死难之时,因为这些公文,再加上此前北上勤王留下忠心体国的印象,到时候追责下来,陈望根本就担不了什么责任。

    从事实上来看,他这一路以来的历程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先是奉命一路奔驰南下阻截罗汝才,险些擒斩罗汝才。

    而后知晓河南危急之后,又一路马不停蹄的领兵北上驰援,一路急行,连战匪寇。

    无奈因为粮草不济,只能是暂时停留,回天无力。

    自从南下以来,陈望所有的表现,都只会让人感觉此人确实忠心耿耿、一心报国。

    “河南的局势越是糜烂,朝廷便越只是能越发的依仗于我。”

    陈望目光看向远方,眼眸之中满是冷色。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李岩把河南这谭清水搅得越是浑浊,我们浑水摸鱼的机会也就越大。”

    河南省内藩王众多。

    九府之中七府都有重要的藩王。

    从北到南依次为赵、潞、郑、周、福、唐、崇七位亲王。

    赵王、潞王、郑王在北方的彰德、卫辉、怀庆三府。

    周王在开封府、福王在洛阳府,一东一西。

    唐王和崇王则是在南面的南阳府和汝宁府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