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八百七十八章 :南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战事打得太久太久了。

    从徐晃南下算,是打了两个月。

    从张冲出泰山算,是打了六年。

    而从第一个反抗压迫者,为了尊严和自由来算,又是打了千年。

    终于终于,那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

    这一次,他们不会输了!

    ……

    淮南的捷报还要一段时间才能传到中军大营。

    此刻,张冲的主力大军已经行进到了东平国一带的无盐附近,并陆续接收了原鲁中南地区的行政和人事任命。

    对于关羽的最新任命已经悄然一变,从原先的持节而变成了单纯的方面帅臣,不再对地方有节度的权限。

    此外,原先隶属在泰山、河济、鲁国等地的根据地也在行营停驻到无盐后开始直发行营。

    也正是随着张冲行营抵达无盐后,整个青徐战场的形势就全展露在张冲的面前了。

    之前张冲一直坐镇京都,对东方的战事只能依靠军报文书来了解,很多东西都是隔了一层。

    也就是回到东平国后,张冲陆续接见了当地的官吏们才陆续把关羽大败的原因了解清楚。

    说起来,关羽这一次于济南大败,多少还和他张冲有点关系呢。

    原来此前张冲为了征伐平州、辽东等地时,枢密院从各根据地都调集了一批兵马北上支援。

    之后这批兵马就没有再被发回去。

    而当时占据青徐战场优势的关羽军团,就将自己的一个精锐军,合计万人派遣到了北面支援。

    他的儿子关平和游奕大将太史慈就是在这个时期北上的。

    从青徐上来的这万人军,后面被整编了两个军,还是由张南和郭默统领,就隶属在张冲的行营下。

    这两人原先就是关羽麾下的大将,此前关羽数次上书枢密院,想要将这两人再要回来,但枢密院都没肯放人。

    其实这背后的原因相当简单,无论泰山军的性质到底如何改变,作为下属、人臣的普遍都是为上所急。

    当时王上正要攻略京都呢,无论是张南还是郭默都是大将之才,如何可能放回去给关羽呢?

    最后不得以,关羽为了填补兵力的空缺,就只能下令收缩防线。

    此前,凭借着鲁中南老区的经营以及关羽的四处出击,泰山军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琅琊、彭城一带,甚至泗水下游的下邳都有泰山军的小根据地。

    但现在关羽只能将这些地区的根据地的兵力都抽调回来,毕竟老区才是核心。

    可关羽这么一抽调,泰山军原先布置在青徐后方的势力就前功尽弃了,本来有这些小根据地在,关羽总能聊敌于先。    但现在兵力一抽,原先建立的根据地被当地的土豪又给夺回去了,不仅关羽丢了眼线,就连整个对外战略,都从进取转入了内线防御。

    不然就算是曹操针对性的设计关羽,关羽还真不一定就会中计。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冲这才明白了关羽的难处。

    而另外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张冲对关羽的戒心释然了不少。

    那就是当张冲的行营抵达无盐没多久,还在奉高的关羽就星夜飞驰到无盐,求见了张冲。

    有时候一些误会不是原则性的,只要说开了就好了。

    对于关羽的忠诚,张冲是信任的,他之所以对关羽的不满,主要还是集中在关羽在鲁中南地区实行了二次分田造成的。

    因为这件事是关羽没有和门下禀告就直接在地方推动的,不仅创伤了老区的情感也造成了地方上的混乱。

    这个责任,关羽必须要负主要责任。

    不过这事到底是集中在民政上的,在张冲将关羽的民事权都剥夺后,这个方面的矛盾也就没了。

    所以,张冲在和关羽聊了一夜后,就给他第一个任务,那就是带其部运动到北海一带,他要在那里截击曹操可能后撤的军队。

    原来就在这个春天,以丁盛、董访两个军团为主的北地军团,合兵四万已经渡过大河,深入到了平原南部。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