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五十九章:落后就要挨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攻,与英舰前后夹击炮台。

    守台千总黎志安在拒敌中受伤,眼见英军来势凶猛,乃令将大炮推入水中,弃台突围,大角炮台落入敌手。

    与此同时,英军又派轮船『复仇神』号带领小船数只,袭击了沙角与虎门之间的三门口,击毁清军水师战船数只,掳去拖船两只。

    沙角、大角一战,两炮台于半日之内相率失陷,清军将士阵亡两百九十一人,负伤四百五十六人,十人下落不明。

    十二月十六日1月8日英军攻陷沙角、大角后的第二天,义律再次向琦善提出了占据沙角、开放口岸、不许对英军作备战行动的要求,否则将“打平炮台”,赴省与琦善面商。

    琦善慑于英军武力,即于十九日11日复照义律,表示将代为向朝廷奏恳“予给口外外洋寄居一所”,但不能给予沙角。

    接着,他即于二十一日13日上奏道光,汇报沙角、大角之战情形,请求道光帝允准“给地寄寓”。

    同日,又照会义律,表示愿代为向朝廷吁恳,同时要求英军归还定海。

    二十二日14日义律复致琦善照会,要求所给寄寓之所“让给英国主治”,意在永久割占中国领土。

    同时又向琦善表示,即将定海归还。

    琦善见义律同意从定海撤军,即向义律表示,英方可在尖沙嘴和香港之间择一处“寄寓泊船”,并应允从道光二十一年开始恢复中英贸易。

    ……

    大清·乾隆时期

    “放肆!”

    乾隆拍案大喝一声。

    太和殿内,群臣惊悚跪倒一片。

    是啊是啊,太放肆了!

    这琦善好大的胆子!

    竟不顾自己的身份和权限,擅自作主,照会义律,作出重大让步。

    又是代为恳奏予外洋寄居一所,又是代奏恳恩开港恢复贸易,条件是英军归还舟山。

    虽然用虎门口外的不毛之地换取舟山,外加英军从沙角、大角两处撤退,算是有利的生意。

    但琦善的胆量还真是够大的!

    此时,和珅气愤道:

    “这琦善真是天下第一蠢材!”

    “如此岂不是落人口实?”

    “这些蛮夷仗着坚船利炮胡作非为,根本藐视我大清!”

    “怎会错过这种巧取豪夺的机会!”

    “这琦善是割地求和,效宋帝之事啊。”

    群臣心里又是一惊。

    怎么和珅会这么说?难道……

    他们再次偷摸看了一眼皇帝。

    自己又猜错了?

    ……

    然而,义律不待琦善“代为奏恳”,即于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月20日单方面宣布《穿鼻草约》成立。

    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恢复广州贸易,英军退出定海。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初四1841年1月26日,英军即强行占领香港,作为继续侵华的重要基地。

    ……

    {关于“割让”香港一事,琦善一直存有误解,而这种误解又似肇因于义律。}

    {1840年12月29日,义律在照会中写道:“惟有予给外洋寄居一所,俾得英人竖旗自治,如西洋人在澳门竖旗自治无异。”}

    {“予给”一词作何解,姑且不论,“如西洋人在澳门”一语,就不能不使琦善发生误会。}

    {澳门是葡萄牙人向中国租借的居留地,不是葡萄牙的领土,清政府亦在此保留了许多权力。}

    {而琦善1841年1月11日复照义律时,称:“给予口外外洋寄居一所。”}

    {“寄居”一词的含义应当是清楚的。}

    {琦善在其奏折中,一直以澳门为例来说明香港的地位问题。}

    {因为义律就是打算生米做成熟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