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五十一章: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不只是道光的高光,还是八旗兵最后的高光。}

    {十七年后,和卓部又一次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即“七和卓之乱”}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七月底,七和卓首领卡塔条勒等带领骑兵千余人从浩罕汗国出发,攻占喀什噶尔回城,并包围了喀什噶尔汉城和英吉沙尔。}

    {道光闻讯后,派奕山为参赞大臣,率领北疆五千多清军迅速南下,从阿克苏取道叶尔羌,在英吉沙尔击溃了叛军。}

    {卡塔条勒等见势不妙,掠夺了喀什噶尔大量的人口和财物后,逃回浩罕汗国。清军在九月底收复了喀什噶尔,“七和卓之乱”平定。}

    {道光两度平定新疆和卓部的叛乱,夯实乾隆的政策,有力维护了我国疆域的统一,这是他的功绩。}

    {不然……}

    {朱棣拔剑:是啊……好圣孙!}

    {所以啊,对乾隆来说,道光也是好圣孙。}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瞥了一眼天幕。

    “瞻基这小子在位就两件事没干好。”

    “一个是自己五次北征的成果在他在位时成熟了,而他不愿乘人之危没能把熟了的果子摘回来。”

    “二是丢了安南,因为这两件事,基本让他和明君无缘了。”

    徐皇后倒了一杯茶给他,慢声细语道:

    “也不能总把疆土做为一个是否明君的衡量指标吧?”

    “汉文帝治下远不如汉武帝。”

    “但谁敢说汉文帝不是明君呢?”

    朱棣接过徐皇后的香茗,饮了一口,又缓缓吐气道:

    “把疆土作为衡量一个君王强不强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指标确实不可取。”

    “但天幕就是拿这个做指标你有什么办法?”

    “汉文帝……几百名皇帝,有几个汉文帝?”

    殿内一时寂然无语。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一甩袖袍,不耐烦道:

    “都说了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你们安南不是也没拿下来吗?”

    “朕是不想拿吗!”

    那不是财政不支持吗?

    得亏当初没拿,这要是拿完摊上朱祁镇,来一个南北夹击。

    大明直接当场暴毙!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面无表情。

    殿下群臣恍如未闻,自顾自的陈述英吉利入京的利害。

    你说怎么不庆贺稳定回疆之事?

    这满朝文武有谁是缺心眼子吗?

    当今万岁最重视什么?

    乾纲独断吗!

    前面那些大臣都快把道光皇帝玩成狗了这时候你去庆贺胜利?

    怎么?活得不耐烦了?

    玩反讽?

    歇歇吧!

    ……

    天幕上

    晨曦微露。

    太和殿上,满殿黑压压的,一片红顶花翎。

    一场惊天之变自此开始。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

    ……

    道光十八年1838闰四月初十

    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了著名的《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全面提出了关于禁绝鸦片的主张。

    ……

    大唐·高祖时期-->>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