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昌是查赈钦差,怎么一点查赈的资料、记录都没留下?他写的这几句话又是怎么回事?
……
大汉。
刘邦揣着袖子看戏,看到此处嚯了一声:
“嘿!他不傻嘿!”
“这分析问题还挺有条理的。”
吕雉持保留意见,她淡淡道:
“事情捅到这儿了,皇帝肯定要查。”
“问题是,皇帝不能亲自去查案,这事儿得交代下面的人去办。”
刘邦眼珠子一转,看向刘盈道:
“盈儿,你说该怎么查?”
刘盈板着脸道:
“京官带兵去查。”
刘邦一拍手对吕雉道:
“你看!他都知道!”
吕雉狠狠的白了他一眼。
……
因为此案关系到朝廷命官的生死,应当彻底追查,查个水落石出。
所以。嘉庆谕旨传到两江总督铁保这里,铁保再转达给淮安知府王毂,王毂一挥手再传给山阳县令王伸汉。
皇上说李毓昌死因可疑,命你好好查查。
……
{王伸汉:不是……皇帝也是我的人?}
{自己查自己?荒唐到无语……}
{举报一圈,发现信还在手里。}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气的脸都绿了。
但他只能忍着。
看了一眼满朝大臣,他决定先办正事。
……
理所应当的,这事儿就一直拖了下去。
还是李太清在京城一直等到了来年夏天,江苏那边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实在等不下去了,再次去都察院击鼓鸣冤,拼命催逼。
都察院不背锅,转身就把皮球踢给了皇帝,上奏说江苏那边耗费多时,毫无进展,原告催逼甚紧。
嘉庆龙颜大怒之下,直接给山东巡抚吉伦下旨,让吉伦接手李毓昌一案,速速查清,不得有误。
吉伦是山东巡抚,跟江苏官场没交情。
山阳县那边贪再多的钱,也上供不到山东这里,自然也就犯不着为毫无利益的事触怒龙颜。
因此,吉伦接旨后事情很快水落石出。
山阳县令王伸汉和包祥处斩,李祥和另外两个参与谋杀的长随被凌迟处死。
淮安知府王毂被判绞刑。
江苏巡抚汪日章被革职为民。
两江总督铁保被发配新疆垦荒。
李毓昌被嘉庆树为官员的榜样,亲自写诗褒扬,追加知府衔,还为他过继了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并赏给这个儿子举人功名。
李毓昌的族叔李太清四处奔波,为李毓昌沉冤得雪作出巨大贡献,也被赏了一个武举的身份作为褒奖。
从表面上看,嘉庆对此案的处理可谓天公地道、十分妥善,但案子折射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则表明清官场的贪腐黑暗已经达到一个令人绝望的地步。
嘉庆对此案的判罚也是赏罚分明,处理的是非常棒的。
但是他没有抓住一个点打击一个面。
嘉庆最大的优点就是没有缺点。
所以他想要延续康乾盛世的体制,所以没有更多政策上以及动作上的大刀阔斧,导致治标不治本。
评价C级·得两分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看着天幕里的淮安案,牙都要咬碎了。
“真是……匪夷所思……真是目无法纪!”
“知县贪污赈灾银两也就算了,还敢毒杀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