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七百二十章: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有所思。

    乾隆的时机把握确实厉害。

    行兵打仗不是一定要在战场上见胜负。

    有时候盘外招也是战事的一部分。

    赵煦觉得清朝皇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北边那两硬碰硬是不行了。

    只能考虑盘外招了。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看不懂了。

    “这达瓦齐一直在做什么?”

    “刀都架脖子上了才反应过来?”

    长孙无忌看着一脸荒唐的皇帝,差点没笑出声。

    还是年轻,对方主将的骚操作连绵不绝之事,他还是经历的少。

    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先帝。

    若是先帝如此行事,定是要请君入瓮!

    但看对方行事……应该就是单纯的没反应过来。

    “这一局若是胜了……”

    清朝真就干成了开天辟地后的一件大事了。

    纳西域入国土。

    ……

    天幕上。

    一座白色大账坐落在山坡上。

    周围是背山据水建立起的防御工事。

    在辕门口处,三命头戴毡帽,身披轻梭子甲哨兵正在闲聊着。

    不多时,其中一名哨兵借口离开,三两步绕到一片灌丛林中消失不见。

    而不远处,一队同样装扮的轻甲兵,正枕戈以待。

    ……

    格登山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以西六十公里处,在伊犁南侧。

    达瓦齐在此背山据水扎下营寨,依托自然屏障,防御清军进攻。

    但由于连年内乱,准军苦于征战,且达瓦齐为政荒诞,不能服众,所以他属下的士兵人心惶惶,军械不整,军心离散。

    五月十五日,阿睦尔撒纳率军逼近格登山。

    当夜,他派遣阿玉锡等三名将官,率领二十二名精壮士卒到准军营寨附近侦察敌情。

    因为阿玉锡等也是准噶尔人,他们换装准军服饰与准军哨兵交谈,得知准军内部混乱,军心涣散。随即,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单凭侦察小队二十五人,发起对准噶尔万余军队的进攻。

    ……

    天幕上。

    一座丈许高的石碑竖立于平整的山头上。

    碑额镌刻盘龙,两侧饰二龙戏珠图案。

    阳面刻“皇清”,阴面刻“万古”二字。

    碑阳满汉合璧,碑阴蒙藏合璧,全文竖排,以汉文计共两百一十余字。

    『格登山纪功碑』

    ……

    阿玉锡率军冲进敌营,枪矢并发,声震山谷。

    无一人敢撄其锋者。擒其台吉二十人,宰桑四人,宰桑子弟二十五人,达瓦齐仅以身免。

    是役,以二十五人,败六千余众,乾隆帝闻报,作阿玉锡歌,复制纪功碑文,勒石山岩。

    战后,乾隆帝命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为阿玉锡作画,名为《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并作诗纪念。

    之后,就是一路坦途了。根据阿睦尔撒纳的奏报:“进兵至伊犁,沿途厄鲁特、回人等牵羊携酒,迎叩马前。”

    达瓦齐战败后,于六月初八带着七十余人跑到南疆回部的乌什城,投奔该城首领霍集斯。

    霍集斯派他的弟弟带着牛羊美酒,在城外四十里处迎接达瓦齐一行,然后直接捆了他们。

    六月二十四日,霍集斯将达瓦齐等人送到清军大营。

    乾隆下令将达瓦齐解送到北京,行献俘礼。

    ……

    {阿玉-->>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