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九十三章:二废二立·四子继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一定是越来越孤独的。”

    刘邦毫不在意的继续摸着,同时感叹着:

    “权力,最高权力的传递,乃是授人以柄。”

    “权柄,柄端有刃。”

    “此为太阿倒持啊。”

    吕雉则任由刘邦的手作怪,脑中却想到了刘邦之后的几位汉帝。

    权力传承之际,往往如身临悬崖峭壁,身处锋刃之端。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首先必然是对旧势力的排除和清理,才可能有新权力因子的植入。

    这样,原先那些体量巨大、占位关键、影响广泛的人物,就成了需要率先逾越、克服的障碍,除非他们能同样顺利进到新系统中,融入新权力谱系,成为有机和谐的一分子。

    然而对于这一点的判断取舍,完全取决于刚刚登基的新君。

    如果他已有足够的权势。

    假如新君的判断是否定性的,那么,他所要做的,就是掩埋掉先王的遗迹,让那个碍眼堵心的家伙彻底消失。

    “雷同的剧目,源源不断啊。”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刚从塞外回到京城的康熙皇帝又赴南苑行围打猎,十几天后感到身体不适,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并让四皇子胤禛代行冬至南郊大祀。

    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情恶化,于凌晨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

    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随即于当晚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