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九十三章:二废二立·四子继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以至让康熙皇帝极度恐慌,“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太子生活奢侈无度,“恣取国帑,干预政事”,“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

    康熙皇帝说罢,当众痛哭倒地,太子随即被拘禁。

    ……

    {其实说脾气不好几乎都是后期,前期是满朝文武+各国使节都认可的温文尔雅的完美储君。}

    {后面真就是各种在康熙的压制下维护自己的威信……多别扭啊。}

    {像我这种单身狗反正是搞不懂康熙的亲子观。}

    {把孩子能力都培养的刚刚的,立了个太子然后又自己霸着位置不下,虽然讲道理是个人都不太想下,但不下又吊着……}

    {所以康熙的亲子养育结果,不就把人性的某些弱点测了一遍,然后又怪自己的小孩本性不好……拿着答案看试卷,总觉得每道题都是小case。}

    {要是真喜欢儿子,就是朱元璋对朱标那样了。}

    {如果父母长远考虑,也不一定要孩子成龙成凤,只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快乐。}

    {只能说康熙本人割舍不下权利,却希望事情都朝他掌控的方向发展。}

    {照现在人的价值观,当时的皇帝当然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父亲,因为父母应该把孩子视为和自己独立的平等的个体,现在这种认识都不能普遍普及,在那时候就不可能。}

    {皇家的亲情本来就不是纯粹的,康熙对他儿子们更有利用和戒备在里头,一旦威胁到他的地位就不再是儿子,而是政治对手……只能被帝王心术泡透了,当不成正常人了。}

    ……

    大明。

    头仰得高高的,老朱用鼻子发出一声重哼来表达他的不屑。

    马皇后用木如意一边敲着肩膀酸肉,一边感慨道:

    “说皇家如何。”

    “普通人家不也有这种情况。”

    “老人家里孩子多,快分家产了,但老人又怕孩子最后都不孝顺一直不敢立遗嘱。”

    “这种看似考验般的亲情,拖到最后是子女之间有了矛盾还,与老人产生了隔阂。”

    “普通人家都可能为了点家产争破头,更不用说皇权之争了。”

    朱元璋依然仰着头,傲气道:

    “哼,咱可没经历过!”

    “所以依咱看,这康熙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不如咱,远甚!”

    ……

    康熙苦心孤诣栽培太子已经三十余年,如今却落得一场空,自己年事已高,继承人是头等大事,为此他一连六天不能安睡,伤心涕泣不已。

    胤礽被废后,其余诸皇子开始觊觎太子之位。

    皇长子胤禔建议处死废太子,被康熙痛斥,后因企图谋害废太子被圈禁。

    随后皇八子胤禩势力开始崛起。

    其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得众多大臣依附,获得以康熙岳父兼舅舅、朝廷重臣佟国维为首的满洲亲贵鼎力支持。

    康熙早就宣布“诸阿哥中如有钻营谋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断不容”

    随即以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妄博虚名”,邀买人心,其母出身低贱,自己不可能立他为太子。

    因胤禩被众臣推举为太子人选,康熙认为这是因为胤禩“庸劣无有知识”,众臣出于私心才拥护一个弱主,便于日后操纵。

    随后以梦见祖母与皇后赫舍里氏为由,又认为胤礽是因为“魇魅”而丧失本性,于是在废立半年后复立胤礽为太子。

    但父子双方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互信。

    ……

    {一般情况下,在某一姓氏王朝内部,最高权力基于私有性质的传递,通常是由父传子的,当然会有例外情况,如兄弟或叔侄相传。}

    ……

    大宋·太宗时期

    “又说传位的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