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八十二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

    {直到五月初二日才安官置吏,“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

    {依《扬州十日记》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假如你到清朝初年去问一个旗人,什么叫扬州十日,什么叫嘉定三屠,他一定会热心向你解释:有一年扬州城里气象特异,天上出了十个太阳,引得大家都出来看。}

    {又有一年嘉定城里的人一起馋肉,先把鸡全杀了,又把羊全杀了,最后把猪全杀了,都放进一口大锅里煮熟,大家吃得要撑死。}

    {这就像你问日本人知道南京大屠杀吗。他只会说,南京是中国江苏省省会,别的就不知道了。}

    {人都不爱记这种事,因为记着这种事,等于记着自己是个王八蛋。}

    ……

    曹魏。

    刘备脸色气的发紫,他抖着唇,咬牙道:

    “曹孟德!”

    “你觉得,屠城对吗?!”

    曹操沉着脸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刘备却不想忍了。

    当年青梅煮酒,那是为了未来的大业。

    现在自己等人全部身陷囹圄,皇帝也诏令天下准备禅位了。

    自己还谨小慎微个什么?

    “为了所谓的大业,置百姓如草芥!”

    “你以为你知道了未来大势,魏国就能坐得安稳了?”

    刘备拍案而起,剑指着曹操的脸怒骂道:

    “徐州!雍丘!彭城!邺城!柳城!”

    “你做过的事,这些地方的人都不会忘记!”

    “既然屠了城,就不要说什么天下万民的屁话!”

    “你不配!”

    说完,一甩袖子就走。

    诸葛亮也随其后。

    但不远处的守门士兵拦住二人。

    曹操阴沉着脸,看着天幕沉声道:

    “让他们走。”

    刘备头也不回,大步离去。

    曹操则继续看着天幕。

    这种事就是一个换位思考。

    他也突然明悟了几分,那个汉昭烈帝嘴里常念叨的话。

    “汉、贼不两立。”

    ……

    {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应允嘉定官府的申请,批准侯家的宗祠改为“三忠祠”,专门祭祀侯震旸、侯峒曾、侯岐曾父子三人,每年春秋举行宗族祭祀和官民公祭。}

    {雍正还是当人的,侯氏三忠祠的建立,证明侯家在守城抗清八十年后受到官方的认同。}

    {将明末忠臣的地位推上高峰的是乾隆皇帝。}

    {乾隆这个人吧……不太好讲,但他确实是将自己视为儒家圣贤的后裔,将道德教化提上日程,大力表彰忠贞的明朝臣子,为天下树立“忠”的榜样。}

    {乾隆初年,耗时四十年的《明史》纂修完毕。《明史》记录的明末嘉定抗清人物中,只有侯峒曾和黄淳耀两人专门列传。}

    {而值得注意的是,《明史》中有关侯峒曾家族的传记,是侯家的友人汪琬所撰,他在《拟明史列传》中,为侯震旸、侯峒曾、侯岐曾父子三人分别立传,称为“侯氏三传”。}

    {但由于篇幅限制和主题忌讳,如他自己预料的,侯岐曾的传记最终没有收入《明史》。}

    {侯峒曾的传记附录了随父死节的侯玄演、侯玄洁兄弟,名垂青史。}

    {而嘉定县在乾隆初年又一次编修县志。参与编纂的十六名读书人名单中,有两位侯家的后人,即侯开国的儿子侯焘和孙子侯肇基。}

    {这一次,不仅侯峒曾、黄淳耀受到世人的敬仰,参加守城的其他乡绅也受到赞誉,包括侯家的亲家龚用广、龚用圆、龚用厚、龚孙玹都以殉国之名供奉在忠孝-->>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