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把宫殿都烧了,显示一定要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决心!}
{宫殿找老百姓重建呗,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找人担。}
……
大明·武宗时期
朱厚照气的一脚踹翻御案。
“你打大明的时候不是很能打吗?”
“北京又不是守不了,你跑个蛋!”
“真是流寇作风!”
朱厚照不着边际的臭骂一通。
骂崇祯,骂李自成,骂吴三桂,骂清兵。
最后气呼呼坐下。
他心中倒也明白,在在外有跟踪而来的强敌,内有仇视大顺的官绅情况下。
李自成以新败之余据守孤城,后果是不待龟卜的。
他只能跑。
“他妈的!”
……
天幕上。
皇宫御道上。
一柄黄伞开道,后随一顶十六人抬的黄色大轿。
黄轿前后,除几名随侍的包衣之外,还有一百名穿着十三排扣巴图鲁坎肩的骑兵。
他们骑着一色的高头骏马,护卫着黄轿两侧。
黄轿内。
头戴一顶黑狐帽,身穿貂袍、貂褂的多尔衮蟒纹坐褥上,看着四周带着几分焦黑硝烟的宫殿。
嘴角带笑。
“入主中原。”
……
多尔衮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即着手安定人心。
当时京城很多人假借举报贼寇,把自己的仇人说成是“流贼”,弄得人心惶惶。多尔衮下令禁止追罚流贼,城里逐步安定下来。
随后,多尔衮又下了一道命令。
明朝各个衙门的官员,只要肯剃发归顺,一律照旧录用。
原来是尚书,现在还是尚书,原来是将军,现在还是将军。
总而言之,前朝官员只要穿上清朝的官服,不仅不治罪,还全部照旧录用。
朱姓王公如肯归顺,照旧保留爵位。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手指点着桌子,看着与李自成完全反方向操作的多尔衮,感叹道:
“多尔衮的这一手相当厉害啊。”
“剃发相当于顺从,保留官职则是奖励,一进一出,基本让人难以拒绝。”
“比只知道征伐屠杀的异主确实手段高明不少。”
一旁的杨坚则摇头道:
“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早晚还是要撕破脸皮挥起屠刀的。”
宇文邕瞅着了两眼那些小辫子,咧了咧嘴道:
“到那时,天下大势已定了。”
“无力回天。”
两人一时陷入沉默。
……
然后,多尔衮又马上派人到北京周边的州县、城堡、关口,告诉那里的地方官和驻军,只要肯剃发归顺,清朝既往不咎,保留原职。
毫不费力,多尔衮很快就全盘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包括中央各机构和绝大多数的官员。
五月初四,多尔衮下令,“流贼”李自成逼陷京城,弑主暴尸,残酷搜刮诸王、公主、驸马、官民的财货,人神共愤。所以要求全体官民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
……
{再怎么说,当时清朝也是蛮夷之地,哪怕归降了也是心里不服气的,所以剃发归顺是行动上的压制,服丧崇祯是心理上的试探,说明他们也是懂礼仪的,不是荒蛮之地。}
{多尔衮此举就是告诉天下,明朝的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下是被李自成毁掉的,而不是清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