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阁臣们捐了多少?”
宦官一时语塞:
“咱家只知道,首辅魏藻德捐了五百两。万岁爷让前首辅陈演捐,陈演哭穷未捐。”
……
崇祯发出捐款号召后,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到户部,热泪长流,捐出了自己毕生积攒的四百两银子。
崇祯得知后,给他赏了一个“锦衣卫”之职。
相比这个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就很不堪了。
哭穷、耍赖、逃避,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崇祯的岳父周奎十分有钱,崇祯也知道他有钱。
三月初十,他派宦官徐高上门拜访周奎,先不提钱的事,一上门就给周奎封侯,然后说,皇上希望你捐十万两银子,给大家带个头。
周奎马上哭得死去活来的,说:“老臣安得多金?”
举例说家里穷得只能买发霉的米吃。
他坚定的给皇帝女婿的计划打了个一折,只肯捐一万两。
崇祯帝听徐高回复,于是把数额从十万两变成两万两。
周奎眼看糊弄不过去了,于是进宫去找女儿周皇后求援。
周皇后深明大义,也要求父亲深明大义,为权贵们作出表率。
周皇后拿出五千两银子给父亲。周奎又干了一件事:他捐出三千两,另外两千落入自己腰包。
最后他总计捐出一万三千两。
在这次皇帝哀求权贵们捐款救国的运动中,总计募捐二十万两。
……
{崇祯的岳父成了个典型了,几乎所有有关明末的书电影关于这方面都会提到他。}
{实在是因为太奇葩了,崇祯让他捐银不肯,自己女儿捐银还从中贪污,李自成一来,直接抄出现银五十三万两}
{都一个德行,一个个都哭着喊着没钱,李自成上点手段后,个个几百倍的往外吐银子,到头来捐的最多的是太监群体。}
{七千万白银……这帮狗日的真有钱啊……}
……
北齐·文宣时期
高洋现在越来不越服气。
相比这些人,自己简直正常的要命!
李祖娥很不明白。
“堂堂的国丈,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肯伸出手来帮女婿一把。”
“现银五十三万两……家底最少也要百万以上。”
“他能弄到这么多的银子,说白了就是托大明王朝之福,一旦大明王朝完蛋,其他人也许有几分活路,他决计没什么活路的。”
“这周奎不应该舍不得掏银子?”
高洋懒懒散散道:
“天下事,很多都是没有道理的。”
“要钱不要命,也没什么奇怪的。”
……
北周·武帝时期
“像崇祯这样低声下气找下臣要钱的皇帝,在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
宇文邕看着不远处廊坊下打闹的小两只,与身边的窦毅淡淡道:
“像明末这帮丝毫不给皇帝面子的权贵大臣们也是极其少见。”
“你说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捐款救国?”
没等窦毅回话,宇文邕自顾自道:
“因为君臣之间互不信任,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皇帝哭穷,他们也哭穷。”
“彼此似乎在玩一个心照不宣的游戏。”
“你说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不知道国家的财政状况吗?”
“他们知道。”
“他们也知道这是个骄傲的皇帝,不到走投无路,绝对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来找大家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