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充足的资金,不仅无法征募新兵,而且南下途中也无法犒赏将士,势必会有很多麻烦。
李明睿提出,因为国库紧张,费用应由皇帝的内库出。
但崇祯皇帝坚持认为应由户部开列一个特殊的支出项。
李明睿认为如果动用国库中仅剩的储备,北边防线将受到致命伤害,而如果抽调北京城防军队或者边防军,就等于放弃北方和中原,南下之行无异于逃跑。
李明睿请皇帝为宗庙社稷考虑,赶紧下决断,不要临渴掘井。崇祯皇帝最后也没拿定主意。
这个方案最终也未能落实。
……
{你特么的……这时候就别犯扣了!掏钱就掏钱吧!}
{掏钱的前提是有钱可掏……崇祯兜里现在比脸干净,他拿啥掏啊。}
{这事其实僵死了,崇祯知道这帮人贪污有钱,就让户部出钱,但国库其实也没钱。}
{《甲申纪事》中写了当时国库空虚的情况:“新库中止二千三百余金。老库中止贮籍没史家资,金带犀杯衣服之类,只千余金。沅为予言,此项已准作巩驸马家公主造坟之用,待他具领状来,即应发去。外只有锦衣卫解来加纳校尉银六百两,宝元局易钱银三百两,贮书办处,为守城之用。”}
{mad,扣地皮哗啦,国库都凑不出十万两银子。}
{而崇祯自己,都混到开始卖宫里的金银器皿了,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充作军饷了。到最后,连人参这种药材都变卖了。}
{没钱,内库没钱,国库也没钱!}
{那钱呢!}
{周奎:是啊,那钱呢?!}
{李自成:是啊,钱啊。}
……
东晋·明帝时期
司马绍用笔杆子挠了挠头。
“崇祯皇帝能顺利迁往南京,依托黄河、淮河、长江天堑进行抵抗,未尝不是一条生路。”
“不过……”
能否就此挽救明朝的国运还是个未知数。
因为这人的人格缺陷太大了。
这一点可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了。
……
待李自成一天天逼近北京。李明睿公开上疏要求南迁,这一次他换了个说法,叫作皇帝“亲征”,留下太子镇守北京。
……
大宋·孝宗时期
赵昚的脸顿时沉了下来。
皇帝亲征应该向北征清军,或者向西征李自成,怎么向南亲征呢?
你们又在内涵我大宋!
北狩什么的……那情况能一样吗!
……
但是,这一次受到了首辅陈演的坚决反对。
陈演将李明睿的奏疏透露给了兵科给事中光时亨,让他出来公开反对。
于是,光时亨称南迁是邪说,不斩李明睿不能安人心。
李明睿因为受到皇帝警告,不好为自己辩护,所以他不能像陈新甲一样,说南迁的主意皇帝也同意。
崇祯这次算是有点儿良心,没有把李明睿像陈新甲那样杀掉,但他还是不敢公开自己南迁的意愿,于是南迁计划又一次搁置。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李邦华与李明睿又分别提出了两个南迁方案。
李邦华提出太子南迁、皇帝留守,李明睿提出皇帝南迁、太子留守。
没想到,崇祯帝突然态度大变,公开宣称,祖宗们好不容易才在北京定都,现在李自成等“流寇”来了,如果轻易地就把祖宗基业丢掉,怎么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百姓?
如果他一个人跑了,那宗庙社稷怎么办?十二陵怎么办?京城老百姓怎么办?
如果实在不行了,自己作为国君为社稷而死,也是正义所在。
崇祯此言一出,有大臣又提出,让太子去南京监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