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可是最废钱粮的。”
这话大宋是有发言权的……
大宋发言权还是蛮多的……
赵昚发散着思维。
“内忧外患……努尔哈赤……”
“不如挑乱一下金国?”
……
金国·世宗时期
“要让南宋乱起来!”
完颜雍斩钉截铁道:
“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勾连蒙古!”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捻着胡须,沉吟道:
“长源,你说这大明究竟该先处理哪边的问题?”
李泌直接回复道:
“内乱。”
李隆基挑了挑眉头。
“那女真已僭越称帝,又有巩固之地,其三次犯境,两次长驱直入,兵临京师,无人能挡。”
“那辽东朝鲜也降了它,已全无旁顾之忧了。”
“寇无立足之地,流窜之形,可驱可赶。”
“为何不是先制女真?”
李泌笑道:
“陛下,那女真虽然两次直犯京师,乘之甚急,但均是绕过山海关,可见宁远无恙。”
“其他各镇只要巩固边防如山海关,边境烽火只能在大明之外。”
“但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
“一如得急患者,固不可缓图,但深者乃体内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枯,肢骸徒有肤革,大势更为危急。”
“所谓安内方可攘外,并非缓言攘外。”
“实为不安内无军攘外,而先攘外则内乱势不可阻。”
……
崇祯九年底,李自成等走出山区,准备南下四川。
崇祯十年1637正月,李自成所部在宝鸡打败官军。洪承畴急命孙传庭率曹变蛟等前来追剿,在西安附近的三原与李自成大战七天。李自成大败,损失惨重。退入秦州甘肃天水一带的山区,一边休整,一边寻找机会南下四川。
同时,张献忠所部驰骋于河南、湖广、南直隶的广大地区。
义军行如飙风,使大明地方当局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处处陷于被动状态。
崇祯感到需要挑选一个有才能和魄力的官员担任兵部尚书,统筹军务。
于是选中了杨鹤之子,原宣大总督杨嗣昌。
当时,杨嗣昌因为父亲杨鹤病死正丁忧在家。
崇祯用人心急,特旨“夺情”,起用杨嗣昌为兵部尚书。
崇祯十年三月,杨嗣昌到达北京。
……
天幕上。
朱由检扶起叩拜行礼的官员。
“卿快快起来!”
招呼一声“赐座!”
官员谢了恩,把半个屁股放在椅子上。
朱由检眉眼中带着几分愁云,却依然笑道:
“杨爱卿,朕要你度情视事,也是无奈之举。”
“内忧外患,边才难觅。”
“你看历任兵部尚书,没有一个中用的。”
“而卿在丁忧期间就上疏陈述边事,可见时时心系家国。”
“你边略稔熟,才思阔达,朕不得不启用你。”
“卿疏中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
“可见时时想着国家,想着退敌之策。卿胸有成竹了?”
官员微微坐直身子,沉声道:
“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以剿为主以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