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六百四十八章:大明最后的真正掌权者·天启帝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然而孙承宗没有看出这份塘报里面的厉害性,对潜伏的危险无法预计,孙承宗说道:

    “奴狡而计稳,必不出此。又恐关城谓虏由他道,便可缓防,以为声东击西之计。”

    但事实证明,崇祯二年,皇太极的确率军从喜峰口入关。

    ……

    大唐。

    李世民突然放下心来。

    “由此可以看出,这天启在一些军事问题上的看法,远比嘉靖万历要更加成熟啊。”

    长孙皇后则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柔声道:

    “这大概是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所导致。”

    “父亲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会有什么着落。”

    “而泰昌登基月余便驾崩,他更是深陷红丸移宫之中。”

    “既然生活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又怎能不会在断提防人的环境下成长呢?”

    “嘉靖前期有藩王父亲打造好的底子。”

    “而万历前期也有张居正护着。”

    “但这孩子则与明宪宗一般,无依无靠的……”

    李世民看着情绪突然低落下去的长孙皇后,顿时明白了她的忧愁。

    他轻轻的合握住皇后的手。

    “朕在,你与小兕子就在。”

    “莫要忧虑……”

    ……

    天启最初寄希望于东林党人,他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治理天下,但他很快发现这些人的特点。

    那就是喜欢无事生非。

    因为他们抓住三任皇帝早已定性的三案不放。

    一群对别人不宽容的人,一群从不自我批评的人,指望他们能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

    所以天启开启了“宦官专权”的副本。

    一个被史书谩骂却意志决绝的天启王朝呈现在我们面前。

    为了修建关宁锦防线,已经被取消的辽饷又重新征收。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已经被泰昌罢免的商业税又重新征收。

    从嘉靖年间起废除的太监监军制度又重新拾起。

    洪武年间对言路的高压政策在帝国又重新运转起来。

    但此时的大明已经失去了任何专制的土壤,并且魏忠贤私心甚重,其与大臣的争斗波及到朝廷与地方,天下百姓受池鱼之殃。

    这一点也许是天启从未考虑到的。

    评价B级·得三分

    ……

    {他用人治理与治国才能都不差,唯一差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对。说实话,他可比嘉靖聪明多了。}

    {嘉靖后期要人摸透心里,弄出个二龙不相见,天启可是一直掌握着朝廷内部党派的走向。}

    {跟普通认知不同。天启除了对军事、国事关心之外,他对身边的人也很好。}

    {当时张皇后和朱由检不喜欢魏忠贤和客氏,多次在朱由校面前说魏忠贤和客氏的坏话,所以,客氏和魏忠贤一直想找皇后和朱由检的麻烦。但是由于天启的维护,无论客、魏二人掀起多么大的风浪,俩人都能如堤坝一般屹立不倒,从而使客氏、魏忠贤知难而退。}

    {这个人,聪颖、好学,对手工业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对军事、边防尤其关心,而且会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且头脑冷静,不人云亦云。}

    {在某些方面也不像万历那样薄情寡义。}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有着独特的治国手段。}

    {当他发觉文官难以驾驭的时候,便启用魏忠贤这个强权人物加以制约。}

    {可以明显看出,他跟嘉靖一样喜欢隐藏在幕后指挥着一切。很多时候,他也喜欢不闻不问,充当一个重大纠纷最后仲裁的角色。}

    ……

    大明。

    朱元璋跟屁股底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