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七十八章:武宗南巡·宁王谋反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这种话你们居然也信?敢信?

    “其心可诛啊……”

    徐皇后白了他一眼。

    “先别那么快下决定,看看再说。”

    朱棣点点头,望着天幕。

    ……

    公元1519年三月,朱厚照发谕旨给礼部,表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

    计划登泰山后经过徐扬,到达南京,驾临苏浙,上溯江汉,祭祀武当,取道中原还京。

    此时,明朝谣传宁王朱宸濠叛乱在即,所以谕旨一出,舆情汹汹,劝谏奏疏纷纷而至。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捏了捏额角。

    不管你要做什么,这时间都掐的太紧了。

    所谓欲速则不达。

    你不能一直逼着官员的底线往里推。

    这就像钓鱼一样,你不能一直放长线也不能频频收线。

    张弛有度,方为真意。

    ……

    翰林修撰舒芬领衔五名庶吉士劝谏,提出君王不应轻易出巡游玩,而且宗室谋反在即,更不应当轻易离京。

    随后,兵部武选司郎中黄巩、员外郎陆震联名上书提出变乱在即,不应南巡,应当清除小人、设立太子,之后,奏疏纷纷而至。

    朱厚照大怒,召来江彬。将较早上疏的黄巩等六人下诏狱,舒芬等一百零七人在午门外罚跪五日

    旋即又将工部郎中林大辂等三十三人下狱。

    金吾卫指挥张英负土袒肉,当道哭谏,拔刀自刎,洒土掩血,殒命。

    月底,朱厚照下旨,舒芬等一百零七人罚跪结束后,廷杖三十。

    四月,黄巩、林大辂等九人被廷杖五十,其他三十人廷杖四十。

    一百余受廷杖官员均被免官、降级、外调。陆震等十四人被当场杖死或者死于创伤。

    ……

    {明朝史上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两次上百人规模的廷杖之一。}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武宗南巡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劝谏,而且劝谏的都是中下层官员,职位最高的不过是正五品的兵部武选司郎中?}

    {因为明朝从未有过皇帝南巡之类的先例,文官对朱厚照即位以来非分之举的容忍已经到达极限,况且南巡一事耗资巨大,得不偿失,所以才会出现群起奏谏的情况。}

    {不对吧,那也不会只有中下级官员的参与,内阁九卿一定会有串联和领衔啊。}

    {会不会是江南大族为了阻止朱厚照亲眼见识江南的富庶从而以此增加对江南的征税和摊派,所以收买指使中下层文官劝谏?}

    {……那你不如说宁王谋反也是他们推动的算了。}

    {武选司郎中!朝廷要职!翰林!阁老种子前途无量!}

    {即便被金钱诱惑或者有把柄在手,幕后黑手也不会拿这种官员当炮灰使!}

    {况且对江南的加税与减税,是通过内阁和六部决定执行,问题就是这两者在此次事件中几乎没有现身!}

    ……

    武周。

    太平与李旦对视了一下。

    骄傲的小公主抬头修长的脖颈。

    “阿兄,你说!”

    李旦摇摇头,笑着道:

    “还是妹妹你说。”

    太平眯了眯眼,露出一只虎牙。

    “那一起说!”

    李旦笑着点点头。

    随后一娇纵一谦和的声音同时想起。

    “六部纵容!”

    “卖直取忠!”

    两人愣了一下。

    随即看着-->>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