炆则看着天幕,一脸坦然。
应天府内,一众文臣武将看着天幕显现出的皇帝,俱都面容变色。
燕军紧张异常,明军惶恐不安。
也有一部分人欣喜过望。
“朕,不孝也。”
朱允炆借着应天府上下都能看到自己,开口道:
“太祖高皇帝,燕王之君也父也。”
“太祖病久,朕不宣诸王,诸王不知有病。”
“大故后,又不使诸王奔丧。”
“此朕之过也。”
“太祖皇帝以诸子出守藩屏,使其常岁操练兵马,造作军器,为欲防边御寇,以保社稷,使帝业万世固。”
“朕不明太祖苦心,逼死叔父,亦朕之过也。”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在已经有所预感的众人面前大声宣布道:
“朕!不遵丧制,不孝于祖,放黜师保,残害骨肉。”
“今退位奉天!”
“禅位燕王!”
随着话音降落,一道金光也随之而降。
一枚拇指大,通体红润的宝珠滴溜溜旋转。
朱允炆懒得查看,一把握住后转身对脸色复杂的朱棣说道:
“四叔。”
朱棣看着已经消散的天幕光芒。
“我记得,答应爹的事,我会做到。”
朱允炆点点头,随即看向宝珠。
水火珠:入火不焚,入水不溶。
那叫不溺吧?
朱允炆眼皮子跳动。
你是个正经东西吧?
……
大明。
“你别总叹气啊!”
马皇后看着回来就一脸颓废唉声叹气的朱元璋焦急道:
“究竟怎么回事?”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看着天幕,回想着那段话。
‘爹,他所继承的权力,既过于诱人,又非他这种性情的人所能掌控。’
‘一个缺乏独夫之质的人,被安排到了独夫的位子上。’
‘这非但可悲,且亦荒唐。’
朱元璋不知道那个老四经历了什么。
但他看出其眼中的势在必得。
“《皇明祖训》中是规定藩王可以起兵勤王,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有天子密诏啊。”
……
朱棣进入京师当天,兵部尚书茹瑺率领群臣叩头劝进。
大意就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劝燕王立即登基。
三辞三让的标准流程结束后。
六月十七日,朱棣接受诸王和群臣劝进,准备进宫登基。
时,任编修的杨荣迎谒于路上,言:“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朱棣立即掉头前往孝陵拜谒。
拜谒孝陵后,登上奉天殿,即皇帝位,建元“永乐”
以次年为永乐元年,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
{朱棣入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对主削藩议者的报复,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大行屠杀。}
{施族诛之法,族人无少长皆斩,妻女发教坊司,姻党悉戍边。}
{方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至八百七十三人。万历十三年释坐孝孺谪戍者后裔凡千三百余。}
{靖难的合法屠杀,罪犯的妻子和女儿,除了斩首外,大都发配给家奴或奴隶,或发配给妓院百般侮辱。生下的孩子,世世在妓院当龟奴。}
{真的假的?现在是真分不清,分不清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