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五百一十六章:燕王朱棣:“爹?!!”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茹瑞则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五月三十日,建文帝派李景隆和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穗到南京城外的龙潭,向朱棣提出议和。

    他们回来报告说谈判失败。

    ……

    天幕上。

    城门之下。

    一队兵马鱼贯而入。

    为首的辂亭后面竖有两面红旗。

    左旗绣日月北斗,右旗绣燕字。

    一身墨甲的朱棣面无表情。

    他骑着战马。

    向皇宫行驶而去。

    ……

    六月初三,李景隆和防守金川门的朱橞大开城门,迎朱棣入城。

    徐辉祖等力战,败绩。

    燕兵进入南京城,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最终以燕王的胜利而告结束。

    ……

    {哇……你这跳剧情跳的好快啊……}

    {白沟河之战那是命运骨折点肯定细讲的,至于后面那些……白沟河一战明军精锐尽丧,往后的没什么意思。}

    {我看作者就是怂了,查不动资料了。}

    {以八百人起兵,以一隅对抗帝国。}

    {短短四年时间,天翻地覆,拥有正义、名分、帝国财力和军事资源的建文帝败给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

    {从表面上看,朱棣发动叛乱,大逆不道至极,人人得而诛之。}

    {然而,天下大义的道义力量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利益做后盾,任何道德戒律都只能是空洞的口号。}

    {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夺,既不是民族之间的斗争,也不是整个社会范围内利益格局的大调整。}

    {只是老朱家的内部争斗。谁胜谁败,并不影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利益。}

    {大臣们都明白得很,反正天下是老朱家的,只要主子姓朱就行。}

    {至于普通老百姓,连你姓不姓朱他们都不关心,只要有碗饭吃就会称呼你万岁。}

    ……

    后周·世宗时期

    郭荣用笔杆挠了挠头。

    这大明自开国之君其就好像不太对劲。

    朱允炆压根就不该削藩。

    不说明朝藩王跟西汉诸侯王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你又何必在老皇帝尸骨未寒时就火急火燎推翻旧政。

    即使要削,拿朱元璋的名义发个遗诏,叫诸王奔丧,想怎么办还不是他朱允炆一句话的事情。

    非得打仗还打输了。

    李景隆是你亲戚,也是燕王亲戚啊。

    “输叛贼手里和输真龙天子手里。”

    “那意义可是大不一样啊。”

    ……

    至于建文帝……

    《明太宗实录》是这样记载的:“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与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明史》则记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

    {朱允炆大概率是放火烧宫逃了。}

    {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曾在《明史考证》中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而南京太平门附近一家工厂在建新工厂楼时,也曾挖出了一段地道,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明皇宫的旁边。}

    {地道高度大约在米-->>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