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二楚。
坏处是,没个异于常人的体魄干不了。
“就这样还能活七十一……”
他也明白那个太子为什么早死了。
……
前面提到过户籍管理和里甲制度。
这方面朱元璋大体是摸了摸秦朝。
因为为了限制人口流动,他设立了路引制度。
普通百姓只要离开出生地百里,就得持有官府开具的通行证,否则就以逃犯论处,一律充军。
公元1386年,又实行的知丁法,是路引制度的升级版。
路引制不允许百姓在大地上自由流动,知丁法则既不允许百姓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不允许他们自由择业
并且以严刑峻法强迫里甲四邻互相监视举报。
……
大秦。
嬴政面无异色。
寡人就说,虽无大秦之名,却有大秦之实。
这天下哪里没有大秦的影子!
大秦哪怕早亡!
其骨血也融入这片土地!
万世不易!
……这套安神法确实有用……
嬴政觉得自己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什么秦二世而亡。
错觉罢了!
你看!
这不又一个简易版秦朝吗。
这是天意让秦朝走上另一条路。
换个角度看,秦没亡!
大明!即是大秦!
“哼哼哼哼!”
对面的刘邦往萧何身边凑了凑。
“萧何,你看!”
他冲皇帝那边扬了扬下巴。
嬴政冷着张脸在那“哼”笑着。
“你说他是不是……”
刘邦指了指脑子。
萧何无力的看了他一眼。
“刘季,我得罪过你吧?”
为什么你找死就不避着人呢?
你俩都有病吧!
……
为了让二者互相配合,朱元璋将路引制写在了《御制大诰续编》里。
但吊诡的是,他又在《大诰》里面赋予了百姓以监督、评议各级官僚的权力
洪武十九年,又宣称,在大明之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冲进官府,捉拿他所不满意的吏员。
从把百姓捆绑在土地上这一极端轻易地跳到了放手让百姓造反的另一个极端后
朱元璋想起了路引制度。
于是又宣布:凡是进京反映问题的人,不论有没有路引,一律放行。
如果有人敢阻挡,治以死罪。
……
{看明史是真的太累了……太自相矛盾了这人。}
{想任用官员却又不放心官员,以贫身起义又要防贫民造反,希望百姓帮助惩贪又怕百姓乘机乱窜。}
{到底想干嘛呀?!}
{发现没有,现在某些没有执行经验又非常爱插手执行细节的上司颇有此风。}
{虽然我没真做过,但照我这么做肯定行,执行不了,那一定是你能力不够。}
{老朱打仗厉害,治国是真的不行。}
{洪武之治,说是大战后大息的惯性也好,说是朱元璋确实心系百姓也好,这坑他倒是没少挖。}
{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如果……就……”的逻辑。}
{他骨子里就是还在防备出现第二个他。}
{虽然是帝王,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