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大多数地方与京师相距遥远,远则六七千里,近亦三四百里。
就当时的交通条件,这种往返会耽误十几天、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为避免不必要的奔波之苦与时间浪费,各地计吏均带着盖有官印的空白册页。
遭户部驳回时,遵照户部数额,立即重新填报。
这是元朝官吏琢磨出来的方法。
……
大唐。
李渊看着看着,突然叹口气。
“朕现在知道汉高祖之德了。”
能跟秦朝“反之”,就是刘邦最大的德行了。
要是跟朱元璋一样估计也没四百年大汉了。
……
大元。
忽必烈不太确定这事是不是出自自己的手。
他觉得应该不是。
自己还是懂点税赋的。
这么蠢的事应该不是自己干的…吧?
……
明朝建立后,既继承了元朝的不少制度,也继承了这一套钻空子的法子。
严格讲这就是违规舞弊,但不管是元朝还是明朝,朝廷上上下下对此都很清楚。
哪怕是特别苛刻、六亲不认的户部官员,也知道下面办差人员的难处。
所以对这种行为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朱元璋知道了。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各级官吏营私舞弊、欺上瞒下的恶劣行径!
朱元璋特别恨别人骗他,尤其官吏骗他。
本来就疑神疑鬼,空印一案更是确定了他对官员看法。
加上马皇后临终前的“网开一面”,更让他觉得是真心错付。
随即勃然大怒:“吏员竟敢如此欺朕耶?户部主事容隐,各省自然胆大妄为。”
下令处死户部尚书及各地布政衙门的主印长官,佐官杖一百,发配边地。
“空印案”中涉嫌被处死者有数百人,受杖发配者达数千人,一时震动天下。
……
{不是我没同理心……就是这玩意有什么震动天下的?}
{实事求是说,空印虽违规,但也是基层工作人员的迫不得已把?}
{说到底还是朝廷的制度有问题,规矩太苛刻,逼得人不得不出此下策。}
{更何况,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国库还是户部,大家都希望尽早完成征税工作。}
{让人家跑来跑去,到头来谁也完不成任务。何必呢?图个啥呢?}
{官印,那可是权力的象征。}
{即便是今天,咱们也免不了为了盖上一枚鲜红的大印奔波往返,有时候跑个几千公里,就是为了请人盖个章。}
{什么转户口、转档案、买房子、交契税、买车、结婚、通电通水通燃气,大红章都是不能少的。}
{为什么会强化印章管理直到如今还在用,就是因为空印案太震撼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则觉得很有必要。
官印就等同于皇帝赐予的权力,比官员的身家性命还要重要。
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们居然敢随便在白纸上盖章。
还堂而皇之地拿到都城?
还就在国库门口、户部衙门里当场填写!
这是赤裸裸的蔑视皇权!
这么使用空印文书,岂不是可以想填多少就填多少?
想侵吞多少就侵吞多少?
这不就是贪污腐败吗?
这就是徇私舞弊、侵吞税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