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个甚?!
刘邦打眼一瞧就知道这三想什么。
“哼,周天子失势几百年诸侯才敢称王。”
“其中既有兵势不威的缘由,亦有王室受命于天的恐慌。”
“得到从未想过的东西,人是会陷入患得患失的。”
刘盈张嘴欲问,被刘邦直接堵了回去。
“乃公不一样。”
“大丈夫,当如是!”
“天下万物,我都配得之!”
吕雉好像臭骂他一顿!
但这股张狂且不要脸的性子在第一天见他时,她就知道了。
谁家正常人会去空手吃席还喊万金贺礼,最后坐在主桌上啊!
他就能干出来!
……
自古天下江山之失,有因外敌入侵,也有内部的争斗所致。
作为被统治者的广大群体,如农民,只要有可能存在的生存空间,他们并不会起事反抗
倒是官僚集团随时都有篡夺皇位的野心家
江山初定,大明中枢政制多沿袭元朝
在中枢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
由左右丞相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务
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统管地方军政事务。
这一制度,从中央来说,大部分权力掌握在丞相手中,地方上的行中书省总揽军政事务,权力也很大。
这对看谁都像个钉子的朱元璋来说,自然是不满意的。
……
大隋。
“朕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独孤伽罗白了他一眼。
“你闻个屁!”
“天幕都说了收权了!”
“当然不会让他轻易回来了。”
杨坚凭白挨了一顿骂又不敢回嘴,叉开话题道:
“收权也分文收武收啊。”
不等独孤伽罗竖眉,杨坚不敢再卖关子,直言道:
“文收就像赵匡胤,武收就像我。”
“但就看这老朱的性格。”
“恐怕武收俩字都不能概括。”
独孤伽罗轻哼一声。
“你还识起人来了。”
“除非他杀光大臣,不然还能武过你?”
杨坚暗自翻了一下眼睛。
还真说不准呢。
……
朱元璋对历史经验是十分重视的,他经常阅读历史书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又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认为其中之一,就是“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时任中丞左丞相的李善长就入了眼了。
……
{可不入眼咋地,作为百官之长,丞相是官僚集团和士大夫的领袖,处于官僚组织的顶端}
{他是皇帝之下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的职务,又加上位居皇帝的“卧榻之侧”,比较接近皇权,地位十分特殊。}
{并不仅仅在于他的丞相之位,还在于他是淮西勋贵的首领。}
{君臣关系本就十分微妙,丞相的特殊地位和身份更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引起和君权的冲突摩擦。}
{扯,是因为李善长在担任丞相期间所奉行的用人原则便是“非淮人不用”,这种明晃晃招纳党羽、排斥异己的行为,哪个皇帝能忍?}
{还是个官迷,他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