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六十五章:朱元璋的过去·朱重八的童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公元1351年四月初四。

    脱脱没有听从成遵等人的意见

    元顺帝也正式批准治河。

    下诏中外,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发汴梁、大名十三路民夫十五万人,庐州等地戍军十八翼两万人供役。

    四月二十二日开工,七月完成疏凿工程,八月二十九日放水入故道,九月舟楫通行,并开始堵口工程。

    十一月十一日,木土工毕,诸埽堵堤建成。整个工期不过一百九十天,贾鲁便完成了自己疏塞并举、先疏后塞的方案,成功地完成了治河工程。

    工期短,效果好,为害七年之久的河患被消除。

    后世更评价他“古之善言河者,莫如汉之贾让,元之贾鲁”

    ……

    大汉·武帝时期

    “唉……”

    刘彻仰天长叹!

    “朕急需这等人才啊!”

    水利大师啊。

    这比丞相都珍贵!

    仅此于诸葛孔明!

    ……

    然而,治河花费甚巨

    所用的木桩、蒲苇、竹竿等大小物资,总计用去中统钞一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三十锭。

    这几乎耗尽了元朝原本就不够充盈的国库。

    ……

    {冷知识,元朝一锭等于五十贯}

    {冷知识,据统计,此次治河所用的木桩大约两万七千根}

    {榆柳杂梢六十六万六千根,蒲苇杂草七百三十三万五千余束}

    {竹竿六十二万五千根,碎石两千船,绳索五万七千根,所沉大船一百二十七艘,其余苇席、竹蔑、铁线、铁锚、大针等等物资不计其数}

    ……

    而就在贾鲁治河之时,白莲教教主韩山童等抓住时机

    凿好独眼石人一个,预先埋于黄陵岗,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五月初一,韩山童、刘福通等人率三千白莲教众斩白马乌牛起事。

    他们宣称教首韩山童是宋徽宗的第九世孙,应做皇帝。

    刘福通是天上派下来辅佐韩山童的大将。

    起义军头裹红巾,身穿赤衣,被称为“红巾军”。

    大元王朝已经成了一个烂透的梨子,只等一声震动就会掉落下来。

    刘福通一呼百应,各地无数底层豪杰应声起事,大半个中国沸腾起来

    公元1352年正月十一日,安徽定远豪强郭子兴、孙德崖等五人借白莲教声势起兵,也以红巾为号,“衣巾皆绛”。

    附近农民几万人,“弃农业,执刀器”,纷纷前往投奔。

    二月二十七日,郭子兴等五位“节制元帅”率领这支队伍,一举攻占了濠州,一所名为皇觉寺所在地区,也被纳入红巾军的势力范围。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

    天幕上。

    树枝篱笆所围绕的院落里。

    三间低矮的茅草房坐落在此。

    右边的房前有一小块地备上了垅

    而左边的房顶有一处已经塌了。

    “哇啊”的一声婴啼响起。

    一名干巴巴、光着上身的老头从正中间的屋内抱着一名光溜溜的婴孩走出。

    “老二!去外边看看,能不能捡条布来!不能让你弟总光着。”

    蹲在墙根的除草的少年应了一声,光着脚跑了出去。

    不多时,手里拿着一块湿答答的破布跑了回来。

    “哪找的?”

    “河里漂着的。”

    老头也不讲究什么,将婴孩往少年怀里一揣,开始挤着破布上的水。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