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六十三章:元顺帝与脱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幕要是在下一瞬说出这顺帝暴毙托孤于脱脱。”

    “朕可就真要怀疑你们是不是真跟汉家天子有关系了。”

    ……

    当时元文宗设立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元顺帝自然也想有所创建。

    于是,撰修辽、金、宋三史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史的修撰,从忽必烈时便被提起,仁宗、英宗和文宗在位时也都想把这件事情办成,但三个朝代属于并立

    金、宋又是亡于元,该如何叙述三个朝代的正统,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因此,迁延岁月,难以开局,一直拖了下来。

    此次撰修三史,脱脱被钦点为三史都总裁官,他深知皇帝编书心切,干脆一锤定音:“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

    然后立即着手选派史官开始修撰工程,召集汉、蒙、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家参与其事,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从公元1343年开始,到公元1345年十月。

    一百一十六卷的《辽史》、一百三十五卷的《金史》、四百九十六卷的《宋史》相继修成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也是知道修史有多难的。

    司马相公的一部《资治通鉴》依靠众人裁剪校订还用了十五年的时间。

    就算元朝修史的人数多,但如此短的时间修成三部史书。

    其中错漏也不可避免。

    ……

    大清·雍正时期

    “三部史书。”

    雍正盘腿坐在暖床上,手里顺着玉串元珠上的金色穗子。

    不紧不慢道:

    “近三年而成。”

    “其中以《宋史》卷帙浩繁为最。”

    “但在史料的裁剪、编次、修饰、检校,以及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相当粗糙。”

    “而《辽史》,因为隔了代,资料缺乏,更是错漏甚多。”

    弘历轻笑的看了一眼书房架子上的史书。

    “所以史家才言,在历代正史中,《辽史》最为下乘。”

    “相对而言,《金史》是三史中编得最好的。”

    “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

    雍正神色不动,捻着手中玉珠,

    “但也因为编纂者大都为金朝遗民后裔,偏袒之心很重。”

    “隐恶扬善,有不少作假、矛盾之处。”

    “不过,若不是三史修成,保留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经过元末大乱,后人更难修成信史。”

    “这三个或许曾经辉煌耀目的朝代,怕是要隐藏于烟幕之中。”

    “因此,三史的问题再多,也是瑕不掩瑜的。”

    ……

    从1340年到1344年,近四年的时间中,元顺帝在脱脱的辅助之下,尽了极大的努力想将元朝从日趋崩坏的下坡路上拉回来。

    而他们的作为比之前代的无所作为和胡作非为,也显得更务实、积极

    时人赞颂朝廷更化是“至正宾兴郡国贤,威仪重见甲寅前”

    而脱脱也被“中外翕然称为贤相”

    如果干得好,且继续干下去,元朝或许能真正实现中兴

    然而天下百姓没有耐心去等待和赌一个虚无缥缈的中兴了。

    老天也挖好了埋葬元朝的深坑,虽然这个坑本就是元朝自己挖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