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五十七章:康熙:倭子国,畏威而不怀德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国吗?”

    “怎么不纳贡元朝?”

    朱高炽看了眼一旁无动于衷的老爹,扭头小声道:

    “隋唐时,倭国一次次派出“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原进行全面学习。”

    “其中不止有技术,还有文化。”

    “到了两宋,特别是南宋的经济、贸易、文化、艺术、技术等高度发达,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茶道、花道等技艺,都被全盘学习。”

    “对于他们而言,唐、宋完全是顶礼膜拜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就成了他们非常鄙夷的。”

    “因为他们也受到华夷之辩的影响。”

    “再面对唐人、宋人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很谦卑。”

    “面对非华人的时候,他们则以中华自居。”

    朱瞻基一脸怪异。

    “扯虎皮?拉大旗?”

    朱高炽一愣,吸了口气

    “你这么说也对,所以,南宋被蒙古人灭亡后,他们其实不接受这个现实,但又无能为力。”

    “当时有不愿意臣服蒙古的南宋士人,就跑到那边去定居了。”

    “而在元军对倭国两次征伐过程中,来自南宋的高僧和日本本土的僧众,应镰仓幕府之请,开展了大量的佛事活动,诅咒元军。”

    “结果,还真来了两次极为罕见的巨大暴风雨。”

    朱瞻基偷笑道:

    “那元朝还挺背的。”

    ……

    公元1283年,忽必烈下令进攻安南。

    元军长驱直入,攻占安南首都。

    不过,由于当地气候炎热,蒙古人无法忍受,又因为安南游击队猖獗,所以蒙古人很快从安南撤兵,在撤兵途中,安南残存的军事力量把蒙古人诱进埋伏圈,这支蒙古兵团几乎全军覆没。

    公元1287年,蒙古兵团再入安南,结果就是上一次的复制版。

    公元1288年,安南派使者到大都,称臣纳贡。但安南国国王并不按规定进大都。

    蒙古人对于那地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大蒙古国

    铁木真从嘻嘻转变为不嘻嘻。

    怎么蒙军的战斗力突然下降这么多!

    忽必烈你都干了什么!

    ……

    大元。

    忽必烈很想知道自己未来是怎么想的。

    怎么跟现在的自己截然不同啊!

    “都是南宋的错!”

    果然,那些东西不能吸纳入大元。

    还是留给南宋你们自己‘享用’吧!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将保养好的辫子一甩。

    看着天幕,一脸冷笑。

    “倭国人,最是反复无常。”

    “卑微且下贱,不知世上有恩义,只会在武力面前屈服。”

    他扭头看向几个儿子,断然道:

    “故尔,不能对其有稍许好颜色。”

    “不然就会蹬鼻子上脸。”

    “你们要谨记。”

    几个皇子相互对视一眼,同声道:

    “儿臣谨记。”

    ……

    从攻南宋以来,连年战争,加以宫廷廪禄、宗藩岁赐,都需要巨额经费来支持。

    忽必烈急于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财助国”邀宠的大臣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人主持国政。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