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九十七章:宋徽宗反复横跳,金太宗得时出兵!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     “只要天灾没有产生巨大影响,史书就可能不去记载。”

    刘启晃了一下神,嘴里喃喃道:

    “所以,一个王朝正处于下降之时,那么天灾发生后就不足以救助灾民……”

    “然后就会产生更多的灾害……这时史书才会记载下来……”

    “所以这些……”

    刘启看着天幕,恍惚道:

    “都是人祸……”

    刘恒身体向后靠去,嘴里吐出一股浊气。

    “禹王治水已经说明了天灾在齐心合力的百姓面前,什么也不是。”

    “真正给百姓带来绝望的。”

    “只有人。”

    ……

    大明。

    “我去你母的!”

    朱元璋正在吃瓜,然后突然发现瓜砸自己脑袋上了!

    “什么就四百多起义啊!”

    “哪来的起义啊!”

    “那宣德又是谁啊!标儿吗?!”

    “不是说咱后面代代奇葩吗!”

    “谁家奇葩那么多起义啊!”

    马皇后安抚着暴躁的朱元璋。

    “你先别急!这帮后世子孙说话不靠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等天幕数到大明就一切清楚了。”

    “你现在急也没用啊?”

    朱元璋喘着粗气,被马皇后硬按在椅子上。

    “咱是想不通!”

    “咱是穷苦出身,咱也没对不起百姓啊!”

    “他们起义个什么劲儿?!”

    “在元朝活的很好吗!”

    马皇后正给朱元璋倒水,闻言手一顿。

    “重八,伱说有没有可能就像你说的那样?”

    朱元璋喝着水,气笑了。

    “他们傻……他母的!”

    砰的一声!茶盏被拍在案桌上!

    话说一半,他突然反应过来了!

    谁说起义的就一定得是他这种人呢?

    怀念元朝的,大有人在啊!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捻了一块桂花糕放进嘴里。

    “你们说他们再想些什么?”

    “后世子弟不学因明之说吗?”

    胤礽转着扳指,不确定道:

    “不能吧?”

    “看他们说话,是读过书的。”

    “老四,你怎么看?”

    胤禛抿了口茶,淡淡道:

    “许是他们那时候不用学这个吧。”

    胤挠了挠头。

    “这么轻松的吗?况且这也不难想吧?”

    胤禟磕着瓜子,轻笑着:

    “不说这起……叛乱之事。”

    “百万之众是叛乱,万众、千众、百众、数十众,都是叛乱。”

    “况且,若想考证秦汉时期的叛乱,只能从竹简金石入手,耗时耗力。”

    “纸张出现后,有了大量的史料,但无法快速传播。”

    “所以即便是五代那样的乱世,记载的民变也比宋朝少。”

    “直到宋朝,印刷术有了进步,一本史书大概率有众多印刷的副本,流传至今的文献数量远超宋以前。”

    “私人笔记大量出现,对于叛乱的记载自然多了起来。”

    胤恍然大悟。

    康熙坐在上首喝着茶不说话。

    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