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下财富的认识,反对者多数是认为财富是恒定的,但是王安石寻求的是开源。}
{而且比范仲淹还激进的改革精神也让许多大臣反感的。}
{另一方面,所谓的反对派、保守派范纯仁、曾巩等人都在经过地方实践后转而支持新法。}
{苏轼在地方因法以便民。后来章惇等人也寻求调整变法。司马光也支持方田均税法。}
{新法对于官员就是用来治国,好用就用,还不上升意识形态。因为那个阶段就算是王安石也是封建意识,这是历史背景赋予的。没有本质区别。}
……
大秦。
嬴政没看懂后面,但他不想问。
什么叫封建意识?
这跟周朝有什么关系?
封邦建国关意识什么事?
莫名其妙。
……
大汉。
感受到三双视线齐齐投来。
刘邦一愣。
“都看我干嘛?”
“乃公能知道什么!”
“不过……”
往后一仰,刘邦懒懒散散道:
“那什么历史背景……这句话很有趣。”
“其实看了这么久天幕,乃公一直在想几件事。”
“为什么始皇帝和项籍的脑子都活在诸侯共战时期。”
“为什么乃公赢了项籍。”
“为什么大汉能存在四百年。”
刘邦摸着嘴边的胡子,勾出一抹了然的微笑。
“这历史背景四字却是让我懂了。”
其余三人面面相觑。
懂了什么?
不知道啊!
我……似乎……明白一点。
吕雉、刘盈斜视中间的小不点。
你又懂了什么!
“能脱离历史背景看到前路的人少之又少。”
“能看到前路又脚踏实地的人更凤毛麟角。”
“能脚踏实地又有所成就的……哈哈哈哈!就乃公一人!”
袍袖一震,刘邦放声大笑。
极致猖狂的笑声在临华殿内回荡着。
刘盈和小刘恒看着这副模样的阿父,一时升起孺慕之情。
而吕雉……
一抹红晕染上双颊而不自知。
她只是用手捂着心口。
怦怦乱跳的心声让她十分慌乱。
这种感觉……这种感觉……
是了!
我是被他吓到了!
该死的!笑那么大声干什么!
……
王安石的变法的确增加了宋朝财政收入。
实行数年后,史书评论“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每年收入比仁宗之时还多出六成
但这种国富是以民穷为基础的。
朝廷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地方就擅自提到百分之四十、六十。
朝廷要抑制私商,地方就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
朝廷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地方就拼命敛钱。
哪一种措施无论当初的动机有多好,执行的地方官员都可以把自己的私货塞进去。
政策在执行中违背了初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