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安是有着清楚认知的,尤其是在过去几年沙龙聚会上,确实接触到不少天才。
只不过,天才的生命有限的,他们在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有点浪费生命的嫌疑。
所以,这也正是开办这个沙龙的目标,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这些天才“指点迷津”,让他们不至于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几十年。
或者说,浪费他们宝贵的生命。
从概率学的角度上来说,天才的数量是有限的。
如果放之于人类科学历史长河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每一个时间段,天才就那么几位。甚至在每个时间段,就是那些天才推动着人类的科学发展。
充分发挥天才的智力水平,对于人类来说,绝对是一件极其有益的事情。毕竟,天才更容易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获得突破。
所以,要珍惜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科学事业之中去。
也正因如此,帮助这个时代的天才以及人才们拓宽他们的视野,给予他们超越时代的启示,从而促成整个时代的飞越。
简单的来说,就是发挥天才的作用,推动人才的成长。
重点突破,抓大放小。
其实,这件事情非常简单,与杨振宁他们聊天的时候,可以聊量子物理学,在崔琦这里,两样也可以聊二维电子物理学。 只需要适当的理论上引导就可以了。
其实有时候,就是“关键一招”,就是那层窗户纸的事情,就像光纤的发明一样,在核心突破上,就是纯度更高的玻璃。
但这个发现却用了高锟几十年时间。
有时候,人类的科学发展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就像是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巨大的“BUG”一样,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李毅安就是在克服这个“BUG”,就是通过在“新官邸”科学沙龙上的聊天,与当代的科学家们畅谈理论问题。
作为“跨界懂王”的他,并不是要自己当爱因斯坦,而是适当的点拨,就像是老师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拨开云雾。
剩下的事情就留给他们自己了,毕竟,他们要正面主攻,去实现理论以及应用上的突破。
自己的角色,顶多也就是榜一大哥,给他们刷刷“火箭”,从而实现“人类文明加速”!
这天晚上,在“新官邸”的科学沙龙上,不仅有崔琦,还有其它很多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人才。
他们之中是否有天才,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这个沙龙里,已经走出了太多的青年科学家。
他们之中已经有人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至于能够把人类文明推到什么样的高度。
恐怕也就只有天知道。
对于未来,李毅安并不清楚,但是在和这些年青的学者讨论学术问题,讨论科学的应用研究的时候,
看着他们,李毅安所看到的就是未来。
“……芯片,也就是集成电路,它就是未来,这次深蓝2000一亿次的计算能力,确实震惊了全世界,但这只开始,未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就具备深蓝2000的算力,甚至等同于几十上,上百个深蓝……”
这样的论断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在惊讶之余,他们之中自然会有人问道。
“这怎么可能?”
这个问题不值一提,相比于这样的惊讶,李毅安更希望有人问:
“我们要如何实现它呢?”
是的,我们要如何实现它呢?
面对着一位年青学者的发问,李毅安微微一笑,然后讲起了他的“构想”。
这天晚上的“科学沙龙”和往日一样,从傍晚六点三十分开始,直到午夜才结束,在沙龙结束之后,李毅安和往常一样,送这些年青学者离开时,他特意来到了新官邸前,将他们一一送上车,一一与他们告别。
“再见……”
看着远去的汽车,李毅安的挥着手,余光看着身边的儿子们,他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