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43、弥天大网(求月票)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是这样的.

    昨天,我下班回家顺路在杂货铺买烟,遇见了一个人,他在那里打电话,我看此人有些面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本想和他搭讪,但那人很快就走了.”

    “后来回到家里,我想了又想,最后翻开我留学时的毕业照,才想起那个人好像是我大学同学.

    虽然十几年未见,他和那时候不一样了,可他右手有六个手指,这件事情我印象很深”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上的人都穿着黑色的学生装,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三班毕业留念,日期是日本大正九年。

    郭文奇指着照片最后一排角落里一个消瘦的身影道:

    “就是此人,他叫田野浩成,有个中文名叫赵浩成。”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

    郭科长,即便那人真的是你同学,可在金陵的日本人很多,你为何一口咬定他是间谍呢?”

    郭文奇气愤道:

    “就凭他是日本人,你们没有去过日本,根本不知道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愿闻其详。”

    张义做出一个邀请的动作,虽说日本全民皆谍,他还是想听听这个日本留学生口中的日本

    郭文奇叹了口气,道:

    “我是湖南耒阳人,1916年中学毕业考上庚子赔款的留些生,东渡日本.”

    郭文奇进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后,有一天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结果看到了一段触目惊心的文献记录。

    郭文奇的家乡是耒阳深山的一个小村子,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和外界相通,买日用杂货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能去镇上。

    他们村子虽说贫瘠,但村子地下却蕴藏着一种优质无烟煤,燃烧时无臭无烟,燃尽只留一点白灰。

    因为交通阻塞,信息闭塞,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此地出产无烟煤,别说他们这个地方,就是所在的镇,在民国地图上都找不到。

    但郭文奇此刻却在图书馆里面翻阅到了自家小村子的详细记述.

    他十分吃惊,本乡人都不知道的村子,为何会出现在日本图书馆的文献里面?

    他翻着报告继续阅读下去,发现在文中详细记述了他家村子里那座小山上的优质无烟煤矿

    郭文奇只觉得头皮发麻,震撼万分,可见日本对中国的企图谋求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多么的用心良苦而谋划深远.

    “触目惊心。”张义只能这么说,他相信不单单是郭文奇的家乡,中国其他的地方早就被人渗透成了筛子.

    他想起有位学者在日本战败后出访日本后写下的一篇文章:

    “今日中国是战胜国,却并不强,日本是战败了,但到它国内看看,尽管贫穷,尽管残破,但无形中总使你感到它有一股气。”

    这“一股气”是一声断喝,更是一记警钟,警醒国人永远不可轻心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铭记和面对历史,一方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再次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对某些境外敌对势力间谍情报活动的严密防范,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坚决守护好先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安定。

    所以别说打仗,即便是不打仗,日本间谍都是不会休息的

    “这样吧,郭科长,您这张照片先留在我们这里.

    另外那个杂货部的位置需要你帮我们写下来”

    虽然张义现在还不能断定郭文奇所说的同学一定是日本间谍,但既然有了线索,肯定要调查。

    安排画像师根据郭文奇的描述画像,张义看着猴子递上的郭文奇的身份资料,倒是和他本人叙述的一致。

    他沉吟道:“一会派两个兄弟暗中跟着他。”

    “股长,您怀疑此人?”

    ‘我谁都怀疑’

    张义瞥了一眼猴子,心说你这是什么脑回路,瞪了他一眼:

    “万一他-->>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