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当亡,该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苏武听得来,当真也想落泪了,便不回头,也不答话,只管上船去。

    这世间,有多少人会如此在乎他苏武的生死呢?

    奇了怪了,这个只见过三次的老头,却如此在乎。

    船走了!

    宗泽还在岸边,看着船帆慢慢消失在视野之中,也是叹息:“好儿郎啊!”

    只待看不见了,转头回那县衙里去,这县里的大小吏员,其实大多都不喜欢他这个老知县。

    为何?

    因为这老知县,事事较真,事事过问,在他手下做事,实在不轻松,活得太累了,乃至连点油水都不好捞,大多都巴不得这老知县赶紧调走才好。

    老知县又岂能不知麾下之人,大多不喜欢自己?他在意吗?他不在意。

    因为他知道,掖县的百姓,哪个见他都笑。

    今日,老知县心中沉重,却又心情也好,有一种复杂。

    因为,这大宋啊,还有苏武这般年轻人,一见如故,气味相投,怎么看怎么好,若是与他一起做事,岂能不是人生乐事?

    便也是这官场之上,也无几人真正喜他宗泽。

    只怕苏武此番回不来……

    唉……

    一个末等老儒生,一个微末小匹夫,嘿嘿……这小子还真会说,不知哪里想来的这些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小子真会说啊!

    却还真做得到!

    岂能不教人对这个年轻人心生敬佩?

    可一定要回来!

    海,茫茫一片!

    也听得埋怨:“遭罪啊,可教洒家遭了大罪!”

    还有武松话语:“鲁达哥哥,你只管躺平了些,不要时时坐起,要吃饭,不论怎样,都要吃饭!”

    “武二郎,你何以懂得这些?”鲁达来问。

    “我在那水道码头收税,便也与那些来去船工多有闲谈,所以知晓的。”

    显然,武松晕船的症状好得最快。

    “拿肉来,拿酒来,只管醉了去,说不定就好了。”鲁达在船舱里如此说着。

    武松当真去取酒肉:“我陪你吃酒!”

    “好,洒家与你一醉方休!”

    船舱之外,苏武忍受着晕船,站在船头,左右去看,时不时去数一数,大船十五只,小船二十七只,生怕有船跑了。

    便是每一艘船上,都有军汉看着,船东与货物都押在掖县,船上只有行船的船工,倒是好管辖。

    一旁李良嗣在夸:“真没想到此番如此顺利就登船了,苏将军当真是个办差的好手。只待回去了,一定在童枢密当面为苏将军请功,请大功!”

    苏武却问:“李兄弟,你说,咱们这回,还回得来吗?”

    苏武故意如此来说。

    李良嗣叹了口气,却说:“回得来,一定回得来。”

    “辽国如今怎么样?”苏武正儿八经问了这个问题,便是真想多了解一下辽国。

    李良嗣认真来答:“辽国……你听说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

    “昔日,有辽国天子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

    “嗯?还有这种话呢?这是哪个皇帝说的?”苏武倒也不是那么震惊,他知道,契丹人并非以往蛮族。

    契丹人从唐朝开始,就仰慕王化,所以在大唐麾下当犬马,到得而今,二三百年去了,自是一心想“不异于中华”的。

    乃至辽国,也还与宋争过正统,华夏正统。

    就听李良嗣来说:“就是先帝辽道宗亲口所言。”

    “所以呢?”苏武接着问。

    “所以,辽与宋啊,没有什么大区别了。”李良嗣话语之中,带着唏嘘。

    “李兄弟是说哪些方面?”苏武继续问。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