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百十四章 大宛王:天马不给!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来人一路呼喊策马进城,紧接着蹬蹬上了城头,将自己的佩刀脱刀交给了士卒,手中高举着一卷帛书,先递给了郡属吏对验。

    头戴武弁的武官面容寻常,唯一引人注目的则是他两颊与下颚长着浓密粗硬的胡须。

    上前对张恭行礼拜道:“张府君,鄯善国王、车师前部国王,欲遣使团三百余人,前往雒阳拜见汉家天子,进献金器、玉器、石蜜、香、硇砂等物,以及有大宛天马血统的骏马二匹……只愿求天子赐龟绶。”

    此话一出,让张恭抚胡须的手顿时僵住,露出错愕不已的表情。

    不是,西域诸国的国王发了什么癔症,与鲜卑部落通商这么久,难道不知大汉自黄巾作乱后,便一直没喘过气来么?

    又遭董卓焚烧雒阳,烧毁宗庙,挖掘帝陵,眼下天子都来了河西走廊,还想去雒阳朝拜觐见天子,欲求赐龟绶,封王号。

    盼望让你汉家阿翁出兵,将汝等从鲜卑人的马蹄下解救出来,怕做梦还没睡醒,中原汉统都已经摇摇欲坠,哪有余力去帮西域。

    熹平六年,夏育、田晏、臧昮三人各领万骑出塞二千余里讨鲜卑,结果辎重尽失,死伤惨重而还,从此大汉再无力遏制鲜卑,何况此垂危之际?

    头戴武弁的武官瞧见张恭哪怕拿到帛书细观,也是半信不信的模样。

    又咬牙拱手复说道:“启禀张府君,吾自玉门关疾驰而来,除了鄯善国前来传信的使者外,一同而来的还有一队百人胡商。”

    “置所有善多国胡语者,偶然间听胡商私下所言,半年前汉家中原有天子即位,鲜卑部落檀石槐之孙步度根为贺天子新立,为向大汉负荆谢罪,故遣鲜卑使者策马往西至大宛,见大宛王索要天马。”

    “不想大宛以乌孙在前为屏藩,竟直言拒绝,还有大臣戏谑道:石槐单于已亡,步度根名一无所闻,其兵可威大宛乎?步度根闻之大怒,命部落大人向西越孙乌,强击大宛。”

    “鲜卑兵锋未至,西域诸国私下俱有传闻,汉家有天子奉大统之事,恐不假也。”

    武官一番各种信息颇多的话,使张恭忍不住瞪圆了双眼,停下观看手中的帛书,立刻抬起头望向对方,一时间竟有些语塞。

    想说大宛王胆子是一如既往的肥,鲜卑人求马是为了进贡给汉家天子,你这蕞尔小邦,区区之众也敢拒绝。

    是忘记定远侯当年纵横西域之事吗?

    汉家才撤走都护府多久,便这么快忘了汉家阿翁数百年的威慑。

    没看到鲜卑首领步度根也要向天子泥首谢罪,竟然敢仗着离大汉万里外,连天子进贡之物,问都不问就直接拒绝。

    要是新天子也如孝武一般,对掌控西域诸国兴趣甚大,换做谁出任大都护听闻此事,皆会对问罪大宛跃跃欲试,表面上是拒绝了鲜卑首领,暗里却是打了汉家天子的颜面。

    “置所属吏可曾听清,雒阳天子是何许人也?”张恭猛地想到一件重要的事,这么说来不一定四世三公的袁氏取得天下,极有可能有宗室崛起,效光武故事,再度中兴汉家。

    难怪凉州贼要带着皇子刘协逃到河西,汉军都已经打进关中,恐怕盘踞河北的袁本初与公孙伯圭等诸侯尽数讨灭了罢?

    这到底是哪个刘氏宗亲?是刘虞、刘岱亦或是益州牧刘焉?

    该死的羌胡部落与凉州贼阻断道路,让敦煌郡此刻才意外从胡商嘴里得知关东竟有翻天覆地之变。

    真是该死,雒阳朝廷初立,竟然害得我没派人进贡前去祝贺,连珍藏多年的蒲陶酒,这种中原罕见之物也没派上用场,否则必会得天子所爱。

    张恭想到自己此时的太守之职,是敦煌各豪族推举,不仅违反了汉律,亦没得到朝廷的允许。

    不想办法立功赎罪,待汉使赶来河西就难办了。

    “不知天子为哪家宗室,只知天子曾为汉王,得天下劝进……”

    胡须浓密粗硬的武官,回忆了片刻,拱手说道。

    没办法,这都不知道是经过多少人传播的消息了,从敦煌县到雒阳城,五千五百里之遥,还是取直线而量,若算上实际的绕路,那就更远了。

    要不是临近的西域两国闻风而动,准备安排大臣使团,又欲遣公主过河西走廊,他们都不一定能得知如此重要的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