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急,劝进也要慢慢来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书房都能听见府邸内外呼喊震天,似乎连整座雒阳城都惊动了。

    刘备不觉微微愣住,荀公达、郭奉孝、鲁子敬这些人可没跟他通过气,怎么就直接开始劝进了。

    好歹给我反应的时间,如今搞得全城呼喊,我该如何是好。

    刘备脸色肃然,心里却在暗暗嘀咕道。

    其实他不知道,荀攸、郭嘉、鲁肃、满宠、毛玠等人,也没想到今日之事。

    原本还想议各州春耕之事,还有攻伐哪家诸侯,是收复关中、还是取荆州,亦或攻并州。

    没想汉中张鲁竟然遣功曹阎圃来降,把众人的情绪彻底激起来了。

    不是他们按捺不住,实在是汉中郡太关键了,又有南阳与其接壤,一旦能够率军进兵汉中,益州与雍州、凉州、关中皆可破。

    这些地方一破,区区荆州与江东又哪有胆量据城抵抗,尽可转瞬即灭。

    平定天下,兴复汉室之隆,已然指日可待。

    想到这儿,众人哪还忍得住,当然得直接劝进,只是没想到声音太大,越传越远。

    刘备让典韦、许褚立刻出书屋制止军士们的呼喊,顺便出府邸把外头的官吏也节制,不要再呼喊了。

    把事情吩咐完,刘备才转过头,忍不住笑道:“诸君,如今关中未复,天下未平,如何能言号位之事,此事暂且搁下罢。”

    众人你望我,我望你,却没有一人率先把手放下。

    连荀攸、郭嘉、鲁肃也是如此。

    平日可以谦虚不争功,但这时真信了汉王的话,把手放下来,那就是傻了。

    他们皆为天下俊才,怎么可能会做这种愚不可及的事。

    刘备见众多掾吏依旧不动,只好拱手笑道:“此事容日后再议,还望诸位今日勿言。”

    光武故事,大家都懂,要是一劝汉王就轻易答应,那便不合礼制了。

    现在把消息放出去,接下来就慢慢来罢,登坛即位之事,不可操之过急,不然对大王也不好。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皆揖礼而拜,大声道:“我等岂敢不遵大王之命!”

    说罢,不用刘备再劝,大家纷纷起身。

    见大家没有再继续躬身伏拜,刘备也松了口气。

    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遂道:“如今河北初定,冀州仍有豪强不满,屡屡持械叛乱,好在有黑山张燕率部及时归复,可以讨伐躲藏于山里为贼寇的豪强部曲。”

    “但黑山百姓亦有百万之众,张燕曾书信于备,言每至孟冬、仲冬、季冬,俱有数万百姓冻毙在山林之间。多次请求迁徙至平原易野,但如何将百万余的百姓安顿处理,也是一桩难事,诸君有何良策,尽可说来。”

    这也是刘备眼下颇为头疼的事,此时冀州各郡由于造乱之事,已经耽搁了去岁秋耕,今年的春耕绝对不能再耽误。

    迁百万人进冀州,对于粮草运输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消耗,就算黑山百姓的余粮能负担大半,剩下补给也足够把邻近各州的谷仓压垮。

    何况还要把粮草供给驻扎在冀州的近四万汉军。

    纵使是斩获了不少豪族储藏的粟米与小麦,但今年必定要出兵关中,还要率军占据汉中,对益州和关中形成居高临敌之势。

    虽说现在实力雄厚,但到处都需要财帛谷米。

    刘备先前在平原把这件事和荀彧说了,荀彧听罢都忍不住直摇头,拱手礼拜对刘备苦笑说道:“大王,彧数年来时常脱须发,华元化言此为忙碌案牍所致,望大王不要太难为荀彧了。”

    别说是他荀文若,就算萧何加上寇恂复生,三人并力合作,也没办法养百万人半年之久。

    因为冀州各地还在平叛,春耕、秋耕的收成必定不如以往。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今青州粮草供应冀州,徐州粮草运至豫州与淮南,兖州粮草由水路运至河南、河内攻打关中做准备,实在抽不出多余的粟米去安顿黑山百姓了。

    既然荀彧无可奈何,刘备就只能问荀攸、郭嘉、鲁肃等人有没有办法。

    而荀攸、满宠、毛玠等诸多官吏,听见汉王寻问-->>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