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人有这么厉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刘备前脚抵达涿县,幽州官吏后脚就陆续紧随而来。

    恰好在宴席结束后的三天,有一个人的到来,让刘备颇感意外。

    此人自称为乌桓司马阎柔,岁数虽然不大,行事却略为果断,有终军之风。

    看见对方递来的拜帖,刘备思索了一番,便同意了接见。

    一阵脚步声响起,在掾吏的带领下,头戴皂色武弁,稀疏的胡须的阎柔,面容从容镇定地踱步进堂,对于在场的其余人的目光浑然不在意,只对堂上的汉王伏身拱手揖礼道:“幽州乌桓司马阎柔拜见大王!”

    “愿大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待把话说完,阎柔便再度行礼下拜,以表示恭敬之意。

    虽然没想到汉王竟会这么快的召见他,以至于汉家礼仪还学的不够熟练,但娴不娴熟不要紧,汉王乃当世之英雄,定不会由此而怪罪。

    再者礼仪行不到位,还可以用诚意来彰显。

    阎柔为汉人,但年少时被乌桓、鲜卑所虏为胡人,在胡人部落中成长多年,遂得到他们信任,刘虞为幽州牧时,为了能安抚乌桓、鲜卑各部,找来了不少精通乌桓与鲜卑胡语的汉人,其中就数阎柔最为突出。

    后来刘虞被公孙瓒击败,全家尽遭受生擒,有传闻州牧已被公孙氏所害,刘虞的故吏悲痛不已,随即幽州从事鲜于辅等人便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向乌桓、鲜卑借兵与袁绍一起讨伐公孙瓒。

    这时又得知刘虞还未被公孙瓒所杀,并想与其和谈释放幽州牧刘伯安便撤兵。

    没想到公孙瓒依旧不为所动,持兵奋进乌桓、鲜卑与袁绍诸将,结果大败而回,迫使公孙氏退到右北平郡的无终县与平谷县接壤,并为掎角之势。

    才能在多方的攻势下,勉强守住城池,若不是汉王在淮南大破袁术部将,让袁本初如芒在背,如同刀悬脖颈,不得不暂时舍弃公孙瓒,率军南归。

    这方让公孙伯圭苟延残喘至今日,不然早就被剿灭了。

    阎柔低下头的同时,忍不住在心里浮想道。

    公孙瓒倒真是好命,少时能够与汉王成为同窗好友,不然在袁本初兵败后,幽州众多官吏早就一鼓作气,攻下平谷与无终二县,拿他公孙氏宗族的命,来交换刘公全家的性命。

    一年来能够按兵不动,就是看在汉王的颜面上罢了。

    想到传闻中公孙瓒竟然痴心妄想,欲与汉王平分河北,骤然听到此言,简直令人失笑喷饭满案。

    不过仅仅占据两县之地,尽敢夸出如此海口,可谓目不见睫,果于自傲也。

    阎柔在心中默默念道。

    而刘备则略有好奇地将目光落在阎柔身上,这可是历史上与田豫、牵子经并称的北地名将,是对付乌桓、鲜卑、匈奴的一把好手。

    眼下无论是对付分布在辽东、辽西、右北平三个郡的乌桓人,还是占据代郡、上谷、渔阳等地的鲜卑人,像阎柔这样熟悉胡人部落之事的向导,就是他军中最为紧缺的。

    如今整个幽州除了广阳郡与涿郡外,其余的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辽东属国、玄菟郡、乐浪郡,整整九个郡国皆有边患。

    尤其是鲜卑,自从南匈奴内附以来,鲜卑人迅速南下占据了匈奴人原来的草地,还将没来得及撤走的十余万匈奴人,吸纳为鲜卑人。

    因天气逐渐寒冷,百余年来屡次率军南下掠夺,侵略边境黔首百姓。

    借着骑兵轻便优势,肆意抢劫掳掠,又杀戮百姓。

    到了檀石槐时期更是统一了鲜卑各部落,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

    鲜卑一跃成为匈奴投降汉家后,占据北方草原的最强盛胡人,部落多至上谷以西到燉煌,而接乌孙。

    实力得到增强后,立马便率军南下攻打幽州、并州,一年之内鲜卑诸多部落,侵扰边境多达三十余次。

    好在檀石槐及时溘然长逝,才给了汉家喘息的机会。

    鲜卑部族也分裂成了步度根与轲比能,素利、弥加、阙机等人的三家势力。

    再加幽州西北边上的乌桓人,导致胡汉极度混杂,又因各地经常激起杀-->>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