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十一章 别急,别急,都有机会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短须面阔口方的于禁立时向前半步,微微躬身拱手说道:“于禁,愿为大王讨之!”

    “何须校尉破敌,张郃自复汉家以来,尚未立讨贼之功,今河间有敌来犯,欲率部破之。”

    听见汉王寻问诸将,张郃也激动地站出来,拱手请命道。

    他因劝降高览有功,故任军司马随汉王征讨河北诸多豪族与各地不服从官吏。

    此刻见有送上门的功劳,岂有不心动之理。

    自打投了汉王,张郃可谓是大开眼界,难怪青州军骁勇善战,麾下的伍长、什长、队率、屯长、军侯,连操练军阵都有条约贵简,写得通俗简洁,还有军吏口耳相传,手把手教导,亦有各种交战的总结。

    每一屯择一识字人诵训讲解,全屯口念心记战法,无一人遗漏。

    舍此之外,每日点卯皆要背诵军律军规,战兵士卒不必顺文背出,但能记念得大概如何,即为背熟之例,而屯长以上则须条条款款背记诵熟军律。

    军中亦有法吏,巡视各营严抓军纪。

    骑兵与步军、车兵每日各预操行伍,惯熟听合,互相认识,任是纵横轮转,开合进止。

    操练军阵之时,以锥形进兵,大阵覆盖小阵,前亦不耸,后亦不断,阵阵相连,配合有度。

    而且为兵为卒又被看重,汉王常谓武官言:“军士者以保家卫国为己任,有裹血厮杀之勇,士之气也,所以贵之,卫国保民,其责非轻,以役待士,而欲其出死力,捐命御寇,有何理哉?”

    不仅是这样,凡军中有生病者,伍长、什长、队率、屯长一有闲暇时间,则去时时着视。

    军侯则三日一探望,军司马则五日一探望,校尉则十日一探望,主将每半月一探望,其中若有病重者,则上报恤之。

    如此施恩,兵卒岂能不效死以报汉王,军中号令一发,士卒奋死向前,足不旋踵。

    可谓万人一心,天下莫敌。

    难怪汉王能惊雷奋兮震万里,烈风席卷肃八荒,握此强军在手,天下诸侯谁可撼动?

    张郃投降后,听闻汉王为平原相之时,就已经在重申军法,对汉军进行全面整顿,行新律法制度,以及操练方式。

    他忍不住瞪圆了双眼,愣有半响才反应过来,唏嘘苦笑道:“这难怪袁公大败身死,此汉兵一出谁人可敌。”

    之前临阵厮杀时,张郃很害怕这样的对手,如今投汉王之后,再看昔日的袁军,尽如土鸡瓦犬尔。

    打仗冲锋,纵使敌军有千军万马又如何,他只率此强兵千人,足以一扫而空。

    张郃拱手行礼,双眼热切的望着汉王,立功之心已溢于言表。

    继其之后,高览也按捺不住,站出来激奋请令。

    值此时攻打河北,若没立有赫赫战功,将来如何能在汉王麾下立足,岂不是要被他人小觑?

    刘备目光扫视诸将,只有张辽没有挺身而出,请战破敌,不由好奇问道:“如此立功良机,文远为何不求战?”

    见汉王相问,张辽行礼拱手,笑答道:“辽,自与河北交战以来,败文丑、守鬲县、又降服大将、斩杀董昭,可谓功勋卓著,今有立功之事,焉能再抢。”

    怎么也要给别人吃肉的机会,倘若全被他抢走,那不得让人记恨在心,要是日后主将校、尉不和,岂非以私废公,耽误汉王大事乎。

    与其这样,还不如卖一个人情。

    刘备当然听得明白,抬手笑指着张辽道:“文远,果然不负士卒感叹,与冯异无二,真乃大树将军也!”

    称赞完张辽,刘备的目光在于禁、张郃、高览身上游走,原想让于文则前去破敌,不料想张郃又向前迈出一步,目光热切而诚挚道:“大王,郃本为冀州河间国人士,当初董卓祸乱雒阳,以致天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各郡道路阻塞,诸侯四方蜂起,冀州几为诸侯所据,唯汉王终定河北,开王业,此诚皇天祐汉,士人之福也。”

    “此刻河间豪族不识天命,不知厚恩,而欲反叛汉室,河北百姓闻之无不震怒。张郃跪行戴罪之身,投于大王麾下,急欲立功以报汉家。”

    “望大王给予立功赎罪之机,郃必当决命争首,死不旋踵,破敌报之!”
>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