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百八十九章 赌赢就是好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顷刻之间想到利害的袁谭和袁熙两人,忍不住色变。

    只有容颜俊美的袁尚还未想通,他想到审配平时与他交好,此刻却被荀谌反问得哑口无言。

    心底颇有不满,仗着袁绍先前对他的宠爱,不由开口道:“荀君为何如此畏惧刘玄德,竟想灭我河北士气,刘备不顾高官尊爵之姿,耀武扬威于马背,可见不过仅将勇兵骁也,古来恃勇者乱,乱则必亡,恃势者骄,骄则必戕。”

    “纵使刘玄德今日能胜,来日不一定能再胜,多少王侯欲图问鼎,然转瞬一溃千里,败不旋踵者,亦不在少数,吴王夫差、燕惠王皆如此也。”

    袁尚滔滔不绝地把话说完,原以为会得到审配出言附和赞赏,没想到不仅沮授在摇头叹气,连荀谌也抬头对天发出长长的叹息。

    审配更是张口结舌,欲言无声。

    他们幕僚之间的争执,是在死节与降敌两者之中做选择。

    反正河北此刻是彻底敌不过刘玄德了,究竟是趁着手里还有兵卒,诛杀一些豪族来立功赎罪,还是誓死不屈,守节效死弗去。

    至于靠他们在战场打赢刘备,那是连做梦也没想过的事,此时再与青州军交战厮杀,那便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而已。

    袁公身亡命殒后,现在各处郡国兵短缺,防守已然是捉襟见肘,除五世三公的袁公外,眼下还有谁能征集到士族、豪族的部曲继续跟汉家宗亲交战。

    谁还能去说服各家宗长拿出粮草、布帛、钱财、部曲、僮客,领着一盘散沙去和精锐的青州军鏖战搏杀,然后把刘玄德得罪干净。

    除了夷灭三族的祸患之外,什么也没得到。

    袁谭和袁熙不行,袁尚也不行,夫人刘氏就更不行了。

    现今魏郡与渤海自顾不暇,其他郡县皆对州牧政令阳奉阴违,而安平郡仅有十三座县,能征之士万余。

    如何去敌刘备青、兖、徐三州,带甲近十万之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取胜简直难如登天。

    何况操练娴熟的士卒,不是耕地里的小麦,没了再收割就是,久役之士打光了,补充起来也是需要时间,没有个两三年的光景,想要有精锐兵卒的梦就别做了。

    较比河北剩余的士卒战斗力和袁公出征时带的兵卒,那可谓是判若云泥。

    在这般形势下,万余军卒要是在野外遇见数百的青州战兵,或许还会被打得哭爹喊娘。

    见袁尚只看表面,而不明冀州底蕴,让审配内心连连叹息。

    沮授苦笑不已,思索片刻,说道:“眼下刘玄德翼成中兴之势,横扫河北不可阻挡,我等要么战死信都,要么为袁氏计,举安平郡而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沮授之所以会如此悲观,那是因为他收到渤海兵败的书信。

    仅高览在撤军回渤海途中,便遭到了青州军的埋伏,后军让张辽率骑军冲阵,阵脚瞬间大乱。

    又遇到熟悉口音的袍泽劝降,让兵卒的士气立刻土崩瓦解,还没待对方多说几句,便俯首贴耳地降了。

    高览见自己处于夹击状态,再怎么反抗也无补于事,前后进退无路,董昭还在数十里外。

    又听见故人在敌军阵中叫喊,得知袁公已兵败身故,霎时没有了斗志,扭头吩咐军士用麻绳将他绑住,再去请降。

    还不禁对军吏感慨道:“袁公奋起百万军,尚且一败涂地,我高览不过裨将,麾下兵卒不足数千,岂有不降之理。”

    董昭倒是运气较好,有高览所部在前面挡着,得以成功撤回到南皮县。

    可惜也好景不长,刘备随即调令张辽、于禁、赵震各领三千战兵、六千辅卒攻打渤海东光、重合、阳信、高城四县,然后再围攻郡首南皮。

    大军还未至渤海,重合与阳信的县令及县里长吏就果断带头跑路,县里的兵卒都被董昭带回南皮驻守,只剩下一群维持秩序的役夫在你望我,我望你,那还守个屁城。

    县令边命人坚守城池,边收拾行囊,趁夜带着十数僮仆持军械护卫,率先溜之大吉,因马匹少连婢女也没带。

    县尉与县丞更是紧随其后,逃往乡里避祸,其余属吏有样学样,纷纷裹好钱财逃命。

    除了有些黔首百姓趁着城门大开,官吏都已跑走,-->>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