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82章 首印百万,一纸序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获》的极限。

    她当然希望这个极限能被自己的小男人冲破。

    《收获》编辑部以及魔都文艺出版社也怀着这种希望,但做事不能太极端,首发量搞得太多,万一读者因为第二部讲的是老生常谈的抗日故事,没有第一部黄埔军校剧情讨喜,那可咋整。

    所以最终确定首印数量为100万册,跟上一期最终发行量持平,而这已经是国内文学刊物最高的首印记录了。

    但同时出版社和印刷厂商定好,给他们预留好出版材料,随时做好加印的准备。

    万一呢,魏明笔下的抗日故事就是更吸引人呢。

    毕竟魏明之前就曾写过一个颇为特别的抗日故事《二牛》,因其独特的风格而深受喜爱,而且还被西影厂拍成了电影。

    在《收获》三月刊正式发行前一天,魏明收到了一封来自西影厂吴天明的来信。

    信中他遗憾地说明了把《古今大战秦俑情》电影化过程中的阻力,又是长生不老药,还有人活到了现代,这太不唯物主义了,从上到下都不建议他拍这部电影,他只能暂时停下开发这个项目的步伐。

    魏明对此完全理解,一部《神秘的大佛》现在能不能上映还没个准信儿呢,《古今大战秦俑情》确实太超前了。

    最后吴天明也说了一个好消息,《牛与牛二》已经通过审查,开始灌制拷贝了,四月份就能全国上映。

    魏明很欣慰,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就要面世了,虽然无论拍摄前后社会上的关注度都不高,不过这部电影不仅有自己,还有父亲参与其中,回家后他当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魏。

    老魏叹息一声:“也不知道牛大牛二小强它们仨怎么样了,还真有点怀念它们的味道。”

    “牛大牛二小强?”

    “就是剧组那三头奶牛啊。”

    “为什么第三个不叫牛三?”

    老魏:“因为它特别犟,脾气倔,我就叫它小强了,一般情况下都是牛大牛二在拍戏,它就是混饭吃呢。”

    “那它们的味道又是怎么回事儿?”

    “我是说牛奶的味道。”

    没想到老魏在剧组的时候还有这种待遇,牛奶管够。

    ~

    第二天,魔都。

    新锐作家王安忆还没收到《收获》的样书,但她迫不及待跑去书店买这一期的《收获》,因为她第一次在《收获》上发表,一个中篇《尾声》。

    没想到自己起得这么早,竟然还是遇到了排队长龙,而且可恨的是前面竟然还有人一下子买了五本。

    这人该不会是黄牛吧,王安忆忍不住有些忧心。

    毕竟书店进货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排队的人又这么多,万一到自己的时候卖光了,今天就不能先睹为快了。

    书店的店员也担心这个问题,多嘴问了那个青年几句。

    他说:“我外公,我爷爷,还有我们领导都喜欢看《人间正道是沧桑》,我自己也喜欢,多买几本送人不行啊,我又不是没付钱。”

    又有人问了:“你爷爷,你姥爷,你领导,加上你,这才四个人呢,你买五本干嘛。”

    年轻人羞涩道:“我还有对象呢,她爸爸也喜欢。”

    现场满是快活的空气。

    总算轮到了王安忆,还好,这次据说首印量很大,书店存量也足,王安忆顺利买到了这一期《收获》,翻开目录页,还没看到自己的《尾声》,就被字体加粗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吸引到了。

    原来这还不是结局啊,还有一个“下”呢!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分成三期连载的,都以为这一次就能看到大结局了,结果万万没想到,钱了,但结局没能看到。

    王安忆看了一下页码,估计这次又是二十多万字,所以三期下来,《人间正道是沧桑》起码是一部超六十万字的大长篇啊!

    好家伙,王安忆今年27岁,出道五年,不曾写过长篇,五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加上散文杂文,加起来也没有60万啊!

    60万那得多少稿费啊,难怪他-->>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