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沉至少有30公斤
整体颜色依旧沿袭“归家皮箱”的棕红色牛皮风格,甚至就连时光留下的包浆色调也还在,只是没了那些划痕。
像是从生产出来起就被精心保管,但被放置了60年一样。
翟达好奇的将其平放在地上,推动把手旁的卡扣。
皮箱被打开后,里面有着严丝合缝且复杂的机关组合,盖子部分形成了如同“楼梯”一样的结构,随着翻开渐渐伸展出来。
上面插满了各种工具,螺丝刀、起子、老虎钳。
而两侧边缘也神奇的朝左右展开成楼梯状结构,插着刻刀、镊子、尺子
这样一番变形下,正中央就留出了一块30cm×50cm的操作空间,看材质是橙红色胶皮
操作空间偏小,但不是不能用而且带着一定厚度。
下方一拉,如此紧凑的情况下居然还设计有一排抽屉,三排九格,一看就是放细小零件的,目前是空的。
最有趣的是角落里还有一个可拉伸的单边放大镜,可以移动且悬停在正上方,复古工程师的调调拉满了。
整个箱子设计之精巧,只能说不愧是系统出品。
之前翟达拎起来的时候,里面完全没有晃晃荡荡的感觉,意味着合上后内部相当紧凑
翟达看着眼前的复古工作台,没有一个工程师能不喜欢这种东西按照系统说法,似乎是专门对应“文物修复”?
但对翟达来说,最重要的是
它似乎完美解决了“装备改造弱化”的问题!